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伊利股份业绩回暖显韧性 原奶价格触底曙光初现行业迎转机

   时间:2025-09-10 21:55:45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随着2025年上半年财报披露,中国乳业双雄伊利与蒙牛的经营轨迹呈现明显分化。在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伊利通过多元化布局实现业绩反弹,蒙牛则因液态奶主业承压导致整体收入下滑,但两家企业均展现出应对周期波动的战略定力。

伊利股份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其中二季度单季营收289.15亿元,增速提升至5.77%。净利润表现更为亮眼,二季度归属净利润达23.26亿元,同比激增44.65%,推动股价在业绩发布次日盘中涨幅突破6%。这家乳业龙头通过"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的三轮驱动战略,成功抵御行业寒冬。奶粉业务成为最大亮点,整体收入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提升至18.1%,成人奶粉市占率达26.1%,均位居行业首位。

在传统液态奶业务承压的情况下,伊利的多元化布局成效显著。冷饮业务实现营收82.29亿元,同比增长12.39%,"巧乐兹"芋泥雪糕等新品成为爆款。面向餐饮渠道的奶酪、乳脂业务增长超20%,水饮业务更实现双位数增长。这种均衡发展的策略使奶粉及奶制品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不足15%提升至26.83%,有效对冲了液体乳收入同比下降2.06%的影响。

相比之下,蒙牛乳业面临更大挑战。上半年营收415.67亿元,同比下降6.9%,净利润20.45亿元,降幅达16.39%。虽然冰淇淋业务增长15.07%,奶酪业务增长12.3%,但液态奶收入大幅下滑11.22%,占比仍高达78%,直接拖累整体表现。管理层预计全年收入将下降中至高单位数,特仑苏降价策略可能进一步压缩下半年毛利率。不过,蒙牛在奶酪市场的份额扩张值得关注,其审慎的价格策略虽导致销量下滑,但为未来竞争保留了空间。

行业周期底部特征愈发明显。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生鲜乳价格已跌至3.02元/公斤,创2010年10月以来新低,较2021年8月的历史高点下跌30%。华泰证券分析指出,当前乳业处于"上游去产能、下游去库存"的左侧阶段,预计2026年行业将重回供需平衡。届时原奶价格上涨将直接改善牧场利润,下游乳企的促销费用有望下降,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在这场行业寒冬中,两大龙头均展现出战略调整的灵活性。伊利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和渠道优化,在保持现金分红率超90%的同时,重申全年净利率9%的目标。蒙牛则选择牺牲短期收入保市场份额,为后续竞争积蓄力量。随着原奶价格触底信号显现,乳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谁能率先穿越周期,市场正拭目以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