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中央社会工作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共同发布《关于开展汽车行业网络乱象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宣布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三个月的汽车行业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行动,旨在规范行业营销秩序,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专项行动聚焦三大类网络乱象:非法牟利行为、夸大虚假宣传以及恶意诋毁攻击。针对非法牟利问题,重点打击通过编造虚假内容、恶意解读企业数据、利用技术手段制造"网络水军"等行为。例如,部分机构通过制作涉车企负面视频、炒作销量波动话题获取流量收益,或以"新闻监督"名义开展虚假测评,甚至在重要节点发布不实信息胁迫企业合作。技术层面,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和主板机设备规避平台监测的"新型水军"也成为整治重点。
在虚假宣传领域,整治行动将严格查处对汽车性能、质量、销售数据等进行误导性宣传的行为。包括操纵评测账号发布不实数据、选择性披露销售信息、制造虚假销量榜单等操作。同时,严禁企业借助行业展会、论坛等场合制造争议话题,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针对恶意竞争行为,监管部门将重点打击有组织的诋毁攻击行为。包括通过"黑公关"联动发布虚假信息、操纵"饭圈"粉丝进行网络攻击、企业高管利用个人影响力"拉踩"竞争对手等行为。此类行为不仅损害企业声誉,更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为确保整治实效,六部门建立了多维度监管机制。要求汽车企业开展全面自查,及时纠正违规营销行为;畅通举报渠道,鼓励通过网信办举报中心等平台反映问题线索;对查实的违规账号依法依规关闭并公开曝光。特别强调要深挖背后的公关公司、营销团队等代理方,对购买非法服务的汽车企业实施联合惩戒。
行动要求各地相关部门建立协同工作机制,网络平台需加强技术管控,完善涉企侵权信息投诉处理功能。行业协会要发挥自律作用,引导企业规范网络宣传行为。通过企业自查、平台管控、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的四维联动,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舆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