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NASA“毅力号”火星探测新进展:杰泽罗陨石坑现疑似生命痕迹矿物

   时间:2025-09-12 00:39:38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自2021年2月抵达火星杰泽罗陨石坑以来,持续在这片被认为曾是远古湖泊的巨大凹地中展开科学探测。近日,科学家团队公布了一项重要发现:在陨石坑西缘的“内雷特瓦谷”富黏土泥岩区域,探测器采集到了具有潜在生命痕迹的矿物样本,为寻找火星生命证据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

研究团队在《自然·天文学》期刊发表的论文中指出,位于内雷特瓦谷北缘的“布莱特安杰尔”岩层中,一块名为“切亚瓦瀑布”的岩石表现出异常特征。这块岩石表面分布着毫米级的斑点,每个斑点周围环绕着含铁和磷酸盐的黑色圆环。地球上类似结构通常与微生物活动产生的化学过程相关,例如微生物代谢消耗有机物后形成的副产物。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行星科学家乔尔·胡罗维茨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这些矿物特征在地球沉积物中常被视为生物活动的间接证据。但在火星上,我们需要通过更多实验排除无机过程的可能性。”他强调,目前发现的磷酸铁和硫化铁矿物可能源于沉积后的氧化还原反应,这种电子转移过程在无生命环境下也可能发生。

2024年7月21日,“毅力号”对“切亚瓦瀑布”岩石进行了首次钻孔采样,获取的岩芯样本被命名为“蓝宝石峡谷”。项目研究科学家摩根·凯布尔描述,该样本呈现出“神秘的化学反应信号”,可能涉及有机物参与,但无法确定是否与生命活动直接相关。

进一步分析显示,布莱特安杰尔岩层的黏土泥浆中存在绿色斑点,可能含有蓝铁矿——这种矿物在地球上常见于缺氧环境中的微生物活动区域。研究团队通过光谱分析确认,岩层中的磷酸铁和硫化铁结核与有机碳存在空间关联,且形成于低温沉积环境。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天体生物学家大卫·弗拉纳里指出:“这些结构特征表明,火星岩石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反应。虽然不能排除非生物成因,但它们与地球微生物化石记录的相似性令人兴奋。”

尽管发现具有突破性意义,科学家们仍保持谨慎。NASA总部火星探索高级科学家林赛·海耶斯强调:“我们描述的是潜在生物标志物,其生物学起源需要更多证据支持。”她比喻,当前发现如同“闻到烟味”,但确认火灾存在还需直接观测火焰。

将样本送回地球进行实验室分析被认为是确认生命痕迹的关键步骤。然而,NASA的火星样本返回计划因预算限制和技术挑战持续延迟。喷气推进实验室“毅力号”项目科学家凯蒂·斯塔克·摩根坦言:“火星车的探测能力已接近设计极限,更精确的分析必须依赖地球上的仪器。”

同步发表于《自然》期刊的评论文章指出,若火星远古微生物曾存在,它们可能通过还原硫酸盐矿物获取能量,类似于地球南极湖泊中的微生物活动。研究团队正在开发新的光谱技术,试图从“毅力号”现有数据中提取更多生物化学过程的信息。

目前,“毅力号”已将19份样本存放在杰泽罗陨石坑的“样本缓存站”,等待未来任务取回。科学家们表示,即使最终证明这些矿物完全由非生物过程形成,其研究也将深化对火星地质演化和化学环境变化的理解。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