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泰兰尼斯稳稳鞋:千元价格引热议,借中产焦虑逆势狂揽30亿营收

   时间:2025-09-15 10:18:5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从电梯到机场,哪儿都能看到泰兰尼斯的广告,这洗脑程度简直了。”一位年轻妈妈在社交平台吐槽,她口中的“泰兰尼斯稳稳鞋”,正以“童鞋界爱马仕”的标签引发广泛讨论。这款定价500-1500元的童鞋,不仅远超基诺浦、江博士等国产同行,更是耐克、斐乐等国际品牌热销款价格的2-3倍。即便如此,其2024年销量仍达600万双,营收超30亿元,双11当天更与耐克、安踏跻身天猫童鞋销量前三。

泰兰尼斯的逆势增长,与中国生育率下滑形成鲜明对比。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2024年,新生儿数量从1883万降至954万,0-3岁儿童群体缩减44%。但这家2011年成立于杭州的品牌,却在2021-2023年GMV暴增50倍至20亿元,线下门店贡献60%营收。目前,其已入驻全球1000多个高端商场,包括洛杉矶比弗利山庄、香港海港城等顶奢地段,与Gucci、Prada比邻而居。

“中产父母的焦虑钱,太好赚了。”行业分析师指出,泰兰尼斯精准捕捉了千禧一代、Z世代父母的消费心理——他们愿为孩子健康投入更高费用,且“使用者与付费者分离”的特性,让价格成为判断质量的主要依据。创始人丁飞公开宣称“不打折、不讲价”,底气正源于此。据《中国童鞋行业现状深度研究报告》,童鞋购买考虑因素中,甲醛含量、尖锐物安全等“安全”指标占前三,直接反映父母焦虑。

泰兰尼斯的营销策略堪称“焦虑放大器”。其稳稳鞋主打“基于儿童足底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设计”,宣称鞋前1/3可弯折、后2/3挺直,鞋底加宽18%防摔跤,防滑指数0.5超成人登山鞋。这些描述直击父母软肋:“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观念,让高价成为“花钱买保险”的合理选择。更关键的是,品牌将童鞋需求细分至0-16岁,推出“六分阶专业体系”,从柔抱鞋到学步鞋,暗示“每个阶段都需专属鞋款”。年轻父母年均购买童鞋8次,复购率高达80%-90%,进一步推高消费频次。

线下场景的精准投放,是泰兰尼斯出圈的另一关键。2022年,品牌砍掉大量线上社媒宣传,转而与分众传媒合作,覆盖全国100多座城市电梯广告,北上广等城市超50座机场、高铁站。这种“强迫性观看”模式,让总曝光人次超93.3亿。网友调侃“1499元的鞋,1000元花在广告上”,虽为戏言,却道出品牌策略——用高频曝光强化“高端专业”形象。

然而,争议随之而来。社交媒体上,质疑声不断:“不摔跤就等于学会走路吗?”“孩子总摔跤,真是鞋的问题?”央视新闻今年7月援引专家观点指出,学步鞋的前掌弯折设计确有技术性,但无明确科学依据证明其能矫正步态。过度干预反而可能打破儿童足部发育平衡,甚至“6-12个月学爬站立阶段的孩子,无需穿鞋”。报道中,一位2岁小患者因穿机能鞋矫正足部外翻,反而加重病情,引发消费者对泰兰尼斯专业性的质疑。

质量问题同样频发。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泰兰尼斯近500条投诉涉及“鞋底不防滑导致受伤”“磨破脚后跟”“鞋头开裂”等。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抽检发现,其一款儿童皮鞋“勾心纵向刚度”不合格,可能导致鞋底塌陷。同期,整个机能鞋市场合格率不足65%,远低于普通童鞋的70.8%。“卖得贵却做工差”,成为行业痛点。

市场数据已现端倪。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检测显示,今年5月,100-200元童鞋市占率同比上升3.68个百分点,300-400元、400元以上价位则分别下降2.49、2.37个百分点。父母们仍会购买学步鞋,但对“高端溢价”的执念正在消退。曾经靠中产焦虑支撑的泰兰尼斯神话,能否持续?那条循环播放的电梯广告,还能奏效多久?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