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市场还在争论增程式电动车是否会长期占据主流时,蔚来用十年坚守的纯电路线交出了一份意外答卷。这家曾因"烧钱"模式饱受质疑的新势力车企,正以乐道L90和全新ES8的热销,重新定义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值坐标。
2025年8月的交付数据成为关键转折点。蔚来单月交付量突破3.1万辆,同比增长55.2%,其中乐道L90上市后连续六周跻身大型SUV销量前三,累计交付超1.25万辆。更耐人寻味的是,全新ES8的预订用户中,80%来自增程或燃油车车主。这种用户结构的逆转,印证了李斌"车电分离是终极方案"的判断正在成为现实。
资本市场对此给出了强烈回应。7-8月间,蔚来股价累计上涨89.7%,摩根士丹利、花旗等国际投行集体调高评级。这种转变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技术混战"向"价值分化"的深刻转变。当行业还在讨论"过渡方案"时,蔚来已通过8000万次换电服务和高速换电网络的建设,彻底消除了用户的补能焦虑。
数据揭示着趋势的逆转。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1-7月纯电车型销量增长35.2%,而增程车型仅增长12.1%。7月纯电车型销量达68.3万辆,同比激增24.5%,增程车型则暴跌11.4%。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与当年小灵通从巅峰到退场的轨迹惊人相似——当技术突破彻底解决核心痛点时,过渡性方案自然失去市场。
大三排车型的爆发式增长,则展现了技术积累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共振。2021-2024年,该细分市场复合增长率突破40%,2024年累计销量达164.6万辆。乐道L90"座座都是VIP"的产品理念背后,是蔚来十年技术沉淀的集中释放。李斌透露,这款车的研发决策始于三年前,正是长期技术储备使其能实现"6人10箱无压力"的空间设计。
社会结构的变迁为这种产品创新提供了土壤。三孩政策实施后,"全家高品质出行"成为新刚需,而城市化带来的消费升级,则让商务接待、露营出行等场景需求激增。但李斌强调,真正的突破在于技术成熟度:"很多创新需要技术积累到质变点才能实现,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资本市场的持续加码印证了这种战略定力的价值。9月10日,蔚来宣布完成10亿美元股权融资,投资者包括多国知名长线机构。这已是年内第二次公开融资,3月份的35亿港元配售同样获得国际资本认可。在财报电话会上,李斌明确表示:"第二季度是今年底部,从第三季度开始,销量、毛利等关键指标将全面改善。"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当行业在2017年追捧增程技术时,蔚来坚持押注纯电与换电;2022年多数新势力陷入价格战时,其已提前布局大三排市场。十年间600亿元的研发投入,近万项专利积累,构建起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正如李斌所言:"我们2014年讲的故事,和今天没有本质区别。"
基础设施的完善正在改变游戏规则。截至2025年7月,中国充电基础设施达1669.6万个,每5辆车配备2个充电桩。蔚来则建成全国主要城市间高速换电网络,连通550个城市。这种补能体系的构建,让纯电车型的高速出行体验媲美燃油车,从根本上动摇了增程技术的存在基础。
市场正在重新评估长期主义的价值。当蔚来宣布第四季度将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时,资本看到的不仅是财务数据的改善,更是一个坚持技术本位的企业,如何通过十年耕耘构建起竞争壁垒。这种战略定力与市场趋势的契合,或许正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