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掌奥迪两年后,全球CEO高德诺(Gernot Döllner)交出了一份以转型为核心的成绩单。这家拥有116年历史的德国豪华汽车品牌,通过一周内连续发布两款里程碑式新车——全新Concept C电动概念跑车与新能源品牌AUDI旗下首款车型E5 Sportback,正式宣告其新能源汽车转型方向的确立。前者体现了奥迪总部设计理念的革新,后者则标志着奥迪在中国市场开辟了一条全新路径。
这两款新车的推出并非简单的产品更新,而是奥迪开启大规模新能源产品布局的信号。对于数年未推出重磅车型的奥迪而言,它们既是转型的起点,也是打破传统平衡的契机。高德诺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坦言,中国是推动奥迪变革的关键力量,但这场“刀口向内”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从组织架构调整到高层频繁变动,奥迪的转型之路充满挑战,目前仍在探索加速转型的可行方式。
在转型策略上,高德诺推翻了前任CEO设定的“2033年全面电动化”目标,转而采取多元化技术路线,涵盖燃油、插电混动和纯电动。这一调整被外界视为转型步伐的缓和,但内部人士透露,高德诺实则以更紧迫的态度推动改革。上任后,他制定了“奥迪未来计划”,引入矩阵式组织架构以加快研发速度,并任命具有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经验的Geoffrey Bouquot为新研发负责人。今年6月,曾任捷豹路虎设计总监的马西莫·弗拉斯切拉(Massimo Frascella)接任设计总监,标志着奥迪设计风格向新能源时代的转变。
慕尼黑车展上亮相的Concept C概念车成为新设计理念的首个载体。这款被定位为奥迪经典跑车TT电动继任者的车型,以“极致简约”为核心,摒弃了传统的优雅几何主义,转而采用更简洁的造型语言。高德诺强调,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上,更推动了公司流程和组织架构的重塑。据悉,Concept C从立项到量产仅用30个月,计划于2027年上市,成为奥迪开发周期最短的车型。奥迪将其解读为“将中国速度带到德国总部”的革命性尝试。
在华技术合作方面,奥迪采取了“左右开弓”的策略。一方面,与华为合作,为奥迪A5L和Q6L e-tron搭载高阶智驾系统;另一方面,通过上汽奥迪推出专属中国市场的新能源品牌AUDI,首款车型E5 Sportback采用宁德时代电池和Momenta智驾技术,同时保留了奥迪标志性的quattro四驱系统。这款售价23.59万元起的车型,试图以“德系基因+本土技术”的组合挑战传统豪华车市场格局。
奥迪中国总裁罗英瀚表示,今年奥迪将在中国推出7款新车,涵盖燃油和电动领域,分别由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投产。这种“双合作伙伴、双品牌战略”的格局,使奥迪能够覆盖更广泛的市场区间。然而,平衡两个合资公司的研发节奏和产品力成为新挑战。罗英瀚透露,一汽奥迪正在加强本土研发能力,而AUDI品牌的快速开发流程已反哺至全球市场。
面对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奥迪在智能驾驶技术上保持动态调整策略。罗英瀚称,奥迪已与华为和Momenta展开深入合作,未来将根据市场反馈和产品规划决定是否深化合作。他强调,奥迪希望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以确保产品一致性和合作效率。对于开发周期的坚持,罗英瀚表示,奥迪仍需保证两冬两夏的测试和品质把控,但AUDI品牌的开发速度已帮助四环品牌更快同步全球产品。
高德诺坦言,奥迪不会盲从中国市场的快速变化,而是基于细致洞察和审慎评估做出回应。他认为,高端车型的价值仍体现在驾驶体验和整体效能上。尽管全球市场分化加剧,但奥迪不排除将中国合作模式扩展至全球的可能性。高德诺特别欣赏中国合作伙伴的执行速度,认为值得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未来,奥迪将继续引入高性能车型如RS系列,并探索更高效的合资模式和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