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车自动驾驶部门经历了一场深度组织重构,此次调整涉及多个研发单元的拆分与重组,旨在加速技术突破与产品落地,推动自动驾驶组织向AI化转型。
据内部人士透露,原自动驾驶部门下设的三大核心研发团队已全面调整。此前由高级总监贾鹏主导的VLA与世界模型研发、夏中谱负责的端到端模型研发,以及王佳佳掌舵的量产研发团队,均因负责人离职创业而进行重组。三位高管于年内相继离开,转而投身自动驾驶相关创业项目。
调整后,部门架构从原有三级体系升级为11个二级部门。模型算法领域拆分为基础模型、VLA模型、模型工程三大板块,分别由侯文博、詹锟、赵志勇接管;量产研发则细分为量产交付、软件研发、主动安全三个团队,负责人依次为刘鑫磊、郑汉斌、徐志涛;数据闭环体系分化为数据平台与数据标注两个部门,由范京琛、凌琳统筹。规划管理与AI评测运营两大部门维持原有架构,继续由李当当、湛逸飞领导。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提拔的负责人多来自原三级团队骨干,公司认为其在过往项目中展现出“显著战功”。新增的创新业务部聚焦对外技术合作、预研及海外市场拓展,由原数据闭环负责人佘党恩转任管理。所有二级部门负责人均直接向自动驾驶研发高级副总裁郎咸朋汇报。
技术路线切换成为此次调整的核心动因。自2023年创始人李想提出AI战略,将企业愿景升级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后,理想汽车持续加大智能驾驶投入。技术方案从规则驱动转向模型驱动,端到端系统升级为VLA架构。2024年10月,端到端+VLM辅助驾驶方案的落地,使理想跻身行业第一梯队。但随后公司迅速将VLA确立为下一代技术方向,资源与人力全面倾斜,这一转变被认为是夏中谱离职的关键因素。
作为融合视觉、语言与动作信息的下一代技术,VLA模型面临诸多技术挑战。理想已在云端部署13 EFLOPS算力,训练32B参数大模型,对产品体验提出更高要求。今年8月,随着i8车型交付,理想成为全球首家应用VLA模型的车企,9月覆盖全系AD Max车型。然而,研发压力随之倍增,贾鹏团队在技术攻坚中承担重任。
在内部信中,郎咸朋明确表示,VLA+RL闭环是实现L4级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也是公司AI战略的核心支撑。他强调,作为行业后来者,理想无法通过模仿或局部优化突破现有市场格局,必须开辟新赛道、定义新标准。随着技术路线清晰化,市场竞争窗口期日益紧迫,组织调整成为必然选择。
此次调整还涉及开发模式的重大变革。理想宣布取消大规模“封闭开发”,即此前要求团队集中办公、物理隔离以提升效率的做法。郎咸朋指出,该模式在端到端系统研发、超级对齐及VLA交付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跨部门人员管理混乱、长期异地出差等问题。随着技术方向明确,他要求二级部门负责人以专业协作替代集中开发,强调“像球队一样为共同目标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