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领域再掀热潮,百度旗下萝卜快跑凭借在香港市场的突破性进展,成为行业焦点。近日,百度(09888.HK)港股股价连续多日攀升,9月17日单日涨幅达16%,创年内新高,总市值逼近4000亿港元;美股收盘亦上涨11.34%至137.83美元,次日继续上扬。这一波行情背后,香港自动驾驶产业政策利好成为关键推手。
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5年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加速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无人化、规模化发展,并尽快推进商业化运营。这一政策信号迅速引发市场反应,百度作为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军企业,第一时间表达了对香港市场的积极态度。百度集团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裁王云鹏表示:“我们对技术充满信心,希望按照香港法规扩大测试范围,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自动驾驶服务,共同见证技术落地。”
从政策落地到市场表现,萝卜快跑正成为香港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的最大受益者。过去一年,该平台在香港的公开道路测试区域已扩展至三个,覆盖商业区、住宅区等复杂城市场景,测试里程突破2万公里。今年6月,萝卜快跑获批在香港东涌指定路段开展测试,深入城市生活圈;两个月后,测试范围再次扩大至南区。这种“持续受批”的节奏,不仅体现了技术验证的深度,更反映出香港当地对其运营能力的信任。
香港市场的特殊性为萝卜快跑提供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作为全球最复杂的右舵驾驶城市之一,香港的高密度山海地形、畸形交叉口以及右舵左行的驾驶习惯,对自动驾驶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萝卜快跑能够快速站稳“C位”,得益于百度在无人驾驶领域超十年的技术积累。截至目前,百度高级别自动驾驶专利族数居全球首位,L4级安全测试里程累计超2亿公里。其第六代无人车采用的“Apollp ADFM大模型+硬件产品+安全架构”方案,通过10重安全冗余和6重MRC策略,确保了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稳定性。
技术优势的背后,是百度对AI与物理世界结合的深度探索。Robotaxi作为AI落地的第一场景,百度通过大模型技术重构了自动驾驶系统,使其安全性达到人类驾驶员的10倍以上。这种技术泛化能力,让萝卜快跑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右舵驾驶需求,并快速覆盖城市级全域场景。据香港《明报》报道,百度计划申请将测试范围扩展至启德区域,若获批,这将是香港首次有自动驾驶汽车进入人流密集的九龙区。香港新方向立法会议员张欣宇认为,此举不仅可补充交通运力,还能打造“科技文旅”体验,促进邮轮经济和旅游业发展。
香港市场的突破,仅为萝卜快跑全球化布局的一环。今年以来,该平台已在中东、欧洲市场加速落地。3月底,萝卜快跑在迪拜和阿布扎比开展规模化测试,计划部署超1000台全无人驾驶汽车;5月,外媒报道其将业务拓展至瑞士和土耳其,并在瑞士设立实体公司;8月,与出行平台Lyft达成合作,明确2025年率先落地英国和德国,部署数千台无人车。7月与Uber的合作进一步释放了全球市场潜力——Uber拥有1.71亿月活跃用户,而萝卜快跑已覆盖全球16座城市,累计服务超1400万次。双方的合作被Uber首席执行官Dara Khosrowshahi称为“强强联合,共同定义未来出行”。
全球政策环境的松绑,为自动驾驶产业打开了更大空间。德国、日本、瑞士、英国等发达国家通过修订法律法规,为完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扫清障碍。美国已有41个州和华盛顿特区完成相关立法,Waymo等企业借此在洛杉矶、旧金山等五座城市中心规模化运营。相比之下,中国政策支持虽在加速,但市场普遍认为需进一步提速。与Waymo相比,萝卜快跑在安全里程和海外布局上已占据优势,但政策红利释放的节奏或将成为决定全球竞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从技术验证到商业化落地,从区域突破到全球扩张,萝卜快跑的每一步都印证了自动驾驶行业的长期价值。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二季度财报中强调:“我们始终聚焦于最具长期潜力的AI领域,让技术创新产生持久影响。”这一战略定位,正通过股价上涨得到市场验证——年初至今,百度港股累计涨幅超60%。在这场全球竞赛中,百度与萝卜快跑的组合,已展现出领先者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