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具身无界: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论坛"上,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系统研究所推出的莫斯(MOS)机器人大脑系统引发行业关注。这款系统通过融合符号主义与连接主义技术路线,首次实现了机器人决策过程的透明化,为破解AI"黑盒"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传统机器人系统普遍采用端到端深度学习模型,其决策机制如同"黑盒"般难以解析。这种不可解释性导致三大困境:工程师调试异常行为耗时巨大,医疗、工业制造等安全敏感场景存在隐患,用户难以建立对机器伙伴的信任。张智教授指出:"当机器人无法解释自身行为时,人类与机器的协作始终停留在表面层次。"
莫斯系统的突破性在于构建了四层透明决策架构。逻辑推理层运用符号逻辑系统进行任务规划,确保决策符合人类认知规则;感知执行层通过神经网络处理环境数据,实现精准的环境理解;知识表示层将操作技能转化为可解释的向量编码;解释生成层则能实时输出人类可理解的决策说明。这种架构使机器人既能高效执行任务,又能清晰说明"为何这样做"。
在工业制造场景中,某汽车工厂应用莫斯系统后,设备调试时间缩短60%,异常停机率下降45%。医疗领域试点显示,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决策解释功能使医生操作信任度提升72%。更值得关注的是,该系统降低了机器人开发的技术门槛,普通程序员通过可视化接口即可参与核心算法开发。
数字孪生技术为系统可靠性提供了双重保障。凡拓数创构建的高精度虚拟环境,能1:1复现物理场景的物理特性,支持决策算法在部署前完成数千次模拟验证。其多模态数据融合系统可同步记录机器人的感知、决策和执行数据,形成完整的决策轨迹可视化报告,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问题环节。
这项技术突破正在重塑产业生态。张智教授描绘的愿景中,未来智能手机APP开发者将能轻松转型为机器人应用开发者,形成开放的创新生态。从家庭服务到太空探索,从物流仓储到教育陪伴,可解释AI技术正在打通人机协作的"最后一公里"。当机器人能够用人类语言解释决策逻辑时,真正的智能协作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