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理想汽车有限公司与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携手成立合资公司,相关备案信息已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完成公示。此次合作,双方以50:50的出资比例,共同布局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与销售业务。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车企与电池供应商的深度合作已非新鲜事。此前,欣旺达动力便与东风集团合资成立湖北东昱欣晟新能源有限公司,为后者提供电池产能配套;宁德时代也先后与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汽车等车企成立合资公司,构建紧密的产业联盟。这种“整车厂+电池厂”的合作模式,正成为行业应对供应链波动、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策略。
行业分析师指出,合资建厂对车企而言,既能优先锁定电池产能,确保生产与交付的稳定性,又能深入电池研发与制造环节,分享这一高利润领域的收益。对电池供应商来说,与车企合资可降低投资风险,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例如,通过合资模式,车企能更精准地提出电池性能需求,而电池供应商则能更高效地匹配产能,减少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理想汽车近期在电池领域的布局不止于此。其与宁德时代签署了五年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电池安全、超充技术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电池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为理想汽车全系产品提供动力电池系统,涵盖三元锂电池、M3P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
在合作模式上,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欣旺达采取了差异化策略。与宁德时代合作的动力电池属于联合开发,例如理想MEGA搭载的5C超充电池,便是双方超千人团队历经数十个月研发的成果。而在与欣旺达的合作中,理想汽车则主导动力电池的产品、工艺和材料设计,确保技术方向与产品需求高度契合。
理想汽车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可归纳为四个层级:自研自制以掌控核心体验,自研锁定关键技术但不自制,深度合作定义前沿技术,战略合作优化产品定义。理想汽车供应链副总裁孟庆鹏曾表示,自研与外购的决策依据是技术对产品力的核心支撑作用,以及合作伙伴的开发速度能否匹配理想汽车的需求。
在自研与自研自制的界定上,孟庆鹏进一步解释,理想汽车虽广泛布局自研领域,但并非所有技术都自行制造,而是选择性地进行自制。决策时会考虑技术能否带来市场定位优势,能否形成护城河保护,以及当前伙伴资源能否满足快速供应与质量一致性的需求。例如,碳化硅、供电模块、电驱动、增程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理想汽车均采取了自研自制模式,并与汇川联合动力、湖南三安半导体等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公司,推动技术落地。
此次与欣旺达成立合资公司,被视为理想汽车推进自研自制供应链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度整合上下游资源,理想汽车正逐步构建起更具韧性与竞争力的供应链体系,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