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科创星米磊:光子技术赋能AI,“光+AI”布局引领科技产业新未来

   时间:2025-09-21 18:08:08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5浦江创新论坛以“共享创新 共塑未来:构建开放合作的全球科技共同体”为主题,于9月20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同期举办的WeStart创业投资大会上,中科创星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米磊提出,光子技术正成为半导体领域60年一遇的“换道超车”关键窗口。他强调,中国需在补齐电子芯片短板的同时,加速布局光子芯片等前沿赛道,以此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主动权,实现“非对称赶超”。

米磊在演讲中通过“机—电—光—算”科技革命演进图指出,从蒸汽机引发的机械革命、电气化革命到集成电路驱动的信息革命,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已转向光技术。他直言:“光是下一代科技革命的核心载体,将从连接功能延伸至计算领域,开启光子技术的黄金时代。”

针对AI与光子技术的协同关系,米磊认为二者呈现“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的双向互动。随着AI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传统电子芯片面临物理极限,而光子技术凭借超高带宽、超低功耗的特性,成为突破算力瓶颈的唯一解决方案。他进一步提出“米70定律”:光子技术作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底层使能技术,将占据未来产业成本的70%,其“头雁”效应将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

基于这一判断,中科创星早在2016年人工智能浪潮初期便确立“光+AI”投资战略,聚焦颠覆性技术、卡脖子环节及交叉学科融合。目前,公司在光电半导体领域已投资超180家企业,覆盖光通信、光传感、光计算等六大细分赛道,培育出源杰科技、曦智科技等光芯片标杆企业。

2025年,大模型与具身智能技术的突破推动AI与机器人深度融合,实现从环境感知、需求理解到动作执行的智能化跃迁。但这一进程对算力效率、感知精度、通信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中科创星以此为切入点,构建“光+AI”全链条投资矩阵:从算力层(TPU)、通信层(光互联)到决策层(AIOS与AI Agent),最终延伸至应用场景层(机器人及灵巧手),形成技术闭环。

科技孵化模式的创新成为支撑前沿技术落地的关键。2023年底,中科创星上海高质量孵化器在浦东落地,成为上海首批认证的孵化器之一。该机构突破传统孵化模式,从学术成果转化阶段深度介入,提供团队组建、产品研发、商业运营的全流程支持,构建“PI—IDEA—IP—IPO”的孵化链条,助力硬科技企业跨越“死亡之谷”。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