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全球首批基因编辑马问世:技术革新与传统育种业间的碰撞与思考

   时间:2025-09-21 22:37:41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场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争议正席卷马匹繁育领域。非营利研究机构Kheiron Biotech利用CRISPR-Cas9技术培育的五匹基因编辑马驹,在诞生十个月后引发了传统育种者的强烈反对。这些马驹的肌肉生长抑制基因被精准调控,理论上将拥有更发达的肌肉组织,这一突破被视为生物技术对传统畜牧业的颠覆性挑战。

科学家通过克隆技术将基因编辑后的胎儿成纤维细胞培育成胚胎,最终植入母马体内。这项技术使获奖种马Polo Pureza的克隆体具备更强的运动能力,其肌肉纤维密度较普通马匹显著提升。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基因改造可能为马球运动带来革命性变化,使骑手在竞技中占据优势。然而,超过五十位育种者联名致信行业协会,要求暂停基因编辑马匹的登记注册,认为这项技术"突破了伦理边界"。

反对阵营的核心担忧在于技术对行业生态的冲击。前职业马球选手马科斯·赫盖伊将基因编辑比作"用算法作画",认为这会摧毁育种者数百年积累的经验价值。阿根廷马球协会已明令禁止基因编辑马匹参赛,协会主席本杰明·阿拉亚强调:"育种的魅力在于自然选择的不可预测性,技术干预将剥夺这项运动的灵魂。"但Kheiron Biotech创始人坚信,随着时间推移,竞技界终将接受这种生物技术进步。

这场争议并非孤立事件。全球范围内,基因编辑技术正在重塑畜牧业格局。美国精准畜牧公司Acceligen培育的"PRLR-SLICK"牛种,通过调控催乳素受体基因使毛发更短,显著提升了耐热性。这种适应气候变化的牛种已获FDA批准用于肉类生产,但具体上市时间仍未确定。印度科研团队则成功编辑绵羊的肌肉生长基因,培育出肌肉量增加15%的品种,旨在提高肉类产量。

疾病防控是基因编辑的另一重要应用方向。英国Genus公司开发的抗PRRS病毒猪,通过突变CD163基因获得免疫能力,这种致命病毒每年造成全球养猪业数十亿美元损失。2020年FDA批准该猪种上市,预计2026年正式投入商用。更引人注目的是弗吉尼亚州Revivicor公司的GalSafe猪,其α-半乳糖基因被灭活后,既可作为低过敏肉类,又为异种器官移植研究提供可能。

技术普及背后,伦理争议持续发酵。哈佛医学院伦理学家珍妮特·伦肖夫指出,基因编辑的脱靶效应可能导致未知健康风险,这种遗传改造还可能通过繁殖扩散至野生种群。尽管FDA对多个基因编辑动物品种作出安全认定,但学界普遍认为需要建立长期监测机制。明尼苏达大学遗传学家泰德·卡尔布弗莱施承认技术优势,同时警告"快速迭代可能掩盖深层生态风险"。

在这场技术革命中,传统育种者与生物科技公司的角力折射出更深层的产业变革。当基因剪刀能够精准裁切生命密码时,人类究竟该在多大程度上干预自然进化?这个问题的答案,或将决定未来农业与竞技运动的形态走向。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