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从“吉林一号”卫星视角:探吉林遥感产业创新路与多元应用新篇

   时间:2025-09-22 13:25:09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距离地球五十万米的高空,卫星镜头捕捉到的影像究竟有多精细?带着这样的疑问,“红星照耀中国·翱翔长空”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近日走进吉林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地探访这家商业遥感卫星领域的领军企业。

走进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据宣传主管张宜坤介绍,该项目集卫星指控、数据处理、存储及光学加工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支撑海量遥感数据存储与应用的核心基地。“这里将承载从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到最终应用的全流程。”他指着规划图说道。

作为国内首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长光卫星近年来在卫星研制与数据开发领域持续突破。2024年以来,企业累计发射31颗各类卫星,其中9颗为“吉林一号”星座组网卫星。去年9月,该公司发布的“吉林一号”全球一张图引发行业关注——这张覆盖1.3亿平方公里的影像图,实现了除南极洲、格陵兰岛外全球陆地亚米级影像全覆盖,0.5米分辨率影像占比超90%,云量控制低于2%。

“0.5米分辨率意味着卫星在50万米高空能清晰捕捉地面0.5米见方的物体。”张宜坤解释道,“就像用显微镜观察地表,每个像素点对应实际地面50厘米×50厘米的区域。”这种超高精度使得卫星影像从“看得见”升级为“看得清”,为各行业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数据大厅,工作人员演示了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场景。通过“吉林一号”卫星传回的影像,某地小麦长势以不同色块呈现:绿色代表长势良好,黄色表示正常,红色则提示需施肥或灌溉。“与历史数据对比,今年红色区域明显减少,说明大部分农田状态稳定。”张宜坤边操作边介绍,系统会自动生成包含作物长势分析、重点关注区域的报告,为农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吉林一号”卫星的应用已突破农业领域,在水利监测、环境保护、交通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多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制作全球遥感地图到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从延伸产业链到探索新型合作模式,长光卫星正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拓展卫星应用边界,将原本遥不可及的太空数据转化为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