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晚间,国家会议中心迎来一场备受瞩目的科技盛会。小米创始人雷军身着标志性服装登台,开启本年度第六场主题为“改变”的公开演讲。这场持续两个多小时的活动,不仅发布了小米17系列新品,更深度剖析了小米在造车、芯片研发等领域的战略抉择。
回溯至2020年小米十周年之际,雷军坦言当时企业虽已跻身世界500强,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但自己内心充满焦虑。面对“小米缺乏核心技术”“营销驱动难长久”等网络质疑,这位科技领袖陷入严重内耗。在“暂停调整”与“持续突破”的抉择中,他选择带领团队开启深度复盘。
“我们连续召开四五十次战略会议,历时半年完成全面反思。”雷军透露,团队通过回答三个核心问题实现蜕变:成功要素是什么?失败教训有哪些?重新来过会如何改进?这种系统化的复盘机制,不仅重塑了组织架构,更催生出手机、汽车、芯片三大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在汽车业务板块,雷军披露两个关键突破:其一,小米成为首家将德国纽博格林赛道作为核心测试场地的中国车企,在底盘调校、驾控性能方面对标传统豪华品牌;其二,构建“人车家全生态”互联体系,实现跨场景智能联动。对于产能瓶颈,他坦言YU7车型在80天内交付超4万辆,但与市场需求仍存在巨大差距。
针对外界对小米技术实力的质疑,雷军用数据作出回应:手机研发团队规模达万人,核心技术储备已持续投入五至十年。他特别强调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轨迹:“从应用创新到芯片、材料等底层技术突破,电池技术的进步尤为显著。当小米17系列集中展示这些积累时,市场将会看到颠覆性创新。”
关于品牌战略调整,雷军首次披露更名初衷:“经营15年后,小米需要打破公众的固有认知。新一代产品在性能上已实现跨代升级,多维度超越iPhone17系列。”他强调,对标苹果不是终点,而是彰显中国科技企业挑战全球顶尖的决心。
在产业生态层面,雷军特别向理想汽车致意,认为其开创的大空间增程式SUV赛道,为行业提供了重要范式。“很多企业都在借鉴理想的成功经验,这种开放共生的生态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演讲中,雷军动情分享了与凡客诚品创始人陈年的深厚情谊。他转述陈年50岁重启创业的历程:“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他依然从零打造出抖音男装品类冠军。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雷军表示,陈年的故事印证了“年龄不是界限,改变永远不晚”的人生哲理,这也是他希望通过公开演讲传递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