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北京举办的年度演讲上,再次成为科技圈的焦点。此次演讲涵盖芯片、手机、汽车、AIoT等多个领域,密集发布了一系列新产品和黑科技,现场观众反应热烈。
今年是小米成立15周年,也是雷军第六次进行年度演讲。演讲中,雷军首次披露了小米在芯片和汽车领域的诸多幕后故事,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五年前,面对苹果和华为等行业巨头带来的压力,雷军决定带领小米进行一场“逆天改命”的转型。当时,外界对小米存在“组装厂”的质疑,公司内部也陷入焦虑。经过多次深度复盘,雷军决定带领小米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未来五年投入1000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小米对高管团队进行了重组,12位高管中有9位是新面孔。雷军特别提到,工程师朱丹带领团队攻克了玄戒O1芯片的关键技术。
在芯片领域,小米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2014年,小米成立松果电子,2017年发布首款自研芯片澎湃S1,但后续发展遇到瓶颈。雷军坦言,松果的失败有其必然性,独立公司的运作模式与小米手机团队的协作不够顺畅。
面对质疑,雷军坚持认为自研芯片是小米的必由之路。他鼓励团队:“干,不一定赢;但不干,肯定输。”2023年,芯片行业发生重大变动,某同行3000多人的团队突然解散,这让小米更加坚定了自主研发的决心。
2024年年初,小米按计划投片3nm芯片,投片费高达2000万美元。5月22日,玄戒O1首次回片成功,团队亲自到机场迎接。当晚,系统成功点亮,第二天凌晨,雷军接到了朱丹用玄戒O1手机打来的电话。
在今年的发布会上,小米17系列成为主角。这款全球首款搭载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的手机,在产品命名上直接对标苹果iPhone 17系列。尽管雷军分享了诸多自研芯片的故事,但此次小米17系列并未搭载自研芯片版本。
小米17 Pro系列在外观设计上引入了背屏,除了显示信息和自拍外,这块背屏还能玩游戏、养虚拟鱼,功能性和吸引力十足。硬件方面,小米实现了多个行业首次突破。
屏幕方面,小米与卢米蓝联合研发的新型红色发光主材,发光效率提升了11.4%,这是国产OLED在底层材料技术上的重要突破。拍照方面,小米首发了LOFIC第三代高动态技术,搭载了超大底潜望式长焦镜头。
续航方面,小米17系列搭载了史上最大的7500mAh电池,续航突破20小时。异形叠片电池技术的落地,让电池容量提升了11.4%。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发布会上雷军鲜有提及AI相关内容。在AI手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一选择引发了外界的猜测。
价格方面,小米17系列起售价保持4499元不变,Pro版起步价4999元,Pro Max起售价5999元,顶配1TB版本6999元。小米还推出了一款售价299元的磁吸充电宝,兼容苹果iPhone。
除了手机,小米此次还发布了电视、冰箱、洗衣机、路由器、音箱等5款旗舰级AIoT生态产品。
雷军表示,今年是小米高端化的第五年,也是对标苹果的第五年。小米17标准版在质感上进行了重点升级,细节精致度不亚于iPhone。性能方面,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CPU性能比肩苹果A19 Pro,GPU性能提升明显。
屏幕方面,小米新一代屏幕发光技术体系M10实现了行业最高的发光效率。小米17标准版续航超过苹果iPhone 17全系列,在多项指标上达到或超过了iPhone 17 Pro版。
小米17 Pro和Pro Max的背屏是核心亮点,可以显示家人照片、萌宠、通知等信息,还能控制音乐播放和小米汽车。背屏自拍功能让用户可以用更强的后置主摄进行自拍。
拍照能力上,Pro版搭载了潜望式徕卡浮动长焦,支持10倍无损变焦和20cm微距拍摄。主摄使用了光影猎人950L传感器,动态范围最高达到16.5EV,是几年前小米与索尼定制的一英寸IMX989传感器的50多倍。
Pro Max搭载了大底潜望长焦镜头,传感器尺寸达到1/2英寸,进光量提升30%。尽管配备了背屏和大容量电池,Pro Max的重量控制在219g,厚度仅8mm,屏幕尺寸为6.9英寸。
在屏幕技术方面,Pro Max使用了“超级像素”技术,采用全RGB排列,每颗像素都有完整的三色像素,清晰度更高,功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