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通报,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于近日圆满完成第四次出舱任务。此次出舱活动历时约6小时,两名航天员在空间站机械臂与地面科研团队的协同配合下,顺利完成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及舱外设备巡检等既定目标。出舱航天员陈中瑞、王杰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标志着本次任务取得全面成功。
本次任务中,航天员王杰于25日19时45分率先打开问天气闸舱舱门出舱,登上机械臂末端自动脚限位器开展作业。陈中瑞随后于20时34分出舱,与王杰协同完成设备传递与安装工作。任务期间,航天员陈冬在天和核心舱内提供实时支持。此次出舱首次采用两名第三批航天员共同执行舱外作业的模式,完成了空间站问天舱段最后一块碎片防护装置的安装,标志着该舱段防护工程全面竣工。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工程师李志海介绍,本次任务首次运用天和舱机械臂适配器执行出舱支持,路径规划与机械臂运动轨迹均经过优化设计。由于防护板安装位置集中,机械臂采用高效路径方案,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并节约时间。随着本次任务完成,问天舱段规划的碎片防护装置已全部安装到位。
此次出舱是神舟二十号乘组在轨飞行5个多月来的第四次舱外活动。据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专家仲伟巍透露,该乘组已累计完成4次出舱、天舟八号分离撤离、天舟九号交会对接及货物气闸舱进出等任务,同时开展了大量科学实验与平台维护工作。目前三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工作进展顺利。
航天员王杰在任务后表示,这是第三批航天员首次两人协同出舱,能够圆满完成任务离不开地面团队的支持。陈中瑞则感慨这是乘组最后一次出舱活动,虽然感觉"还没出够",但期待未来继续参与。陈冬作为第七次参与出舱的资深航天员,此次首次在舱内提供支持,他强调地面与太空的紧密配合是任务成功的关键。
回顾神舟二十号乘组前三次出舱任务,首次出舱于2025年5月22日进行,陈冬、陈中瑞在王杰配合下完成节点舱备用出舱口验证,并采用"无人搬运+有人精调"的耦合式作业模式安装防护装置。第二次出舱于6月26日实施,任务新增脚限适配器安装,进一步提升舱外作业效率。第三次出舱在8月15日开展,王杰首次执行舱外任务,陈冬则创下中国航天员舱外活动次数新纪录,同时完成关键设备热特征识别任务。
目前,神舟二十号乘组已在轨驻留超过150天。按计划,他们后续还将开展多项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并在中国空间站迎接国庆与中秋佳节。陈冬代表乘组提前向地面送出祝福:"祝大家节日快乐,祝太空家园稳定运行,祝愿祖国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