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领域正迎来全球性技术竞赛,中国企业在多条技术路线、量产能力及产业链整合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宁德时代、赣锋锂业等龙头企业通过双线技术布局、全产业链掌控及规模化量产,已在全球固态电池赛道中占据领先地位,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宁德时代与赣锋锂业形成“双雄并立”格局。宁德时代独创硫化物全固态与凝聚态半固态双线并行模式,其合肥中试线于2025年5月投产,量产样品能量密度达450Wh/kg,实验室样品突破500Wh/kg,较日本丰田的“2026年量产”计划提前一年实现技术落地。凝聚态电池更以500Wh/kg的能量密度实现批量供货,2025年上半年为蔚来ET9、小米SU8等高端车型贡献186亿元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12%。赣锋锂业则通过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三线布局,实现第三代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20Wh/kg,并通过200°C热箱测试,其重庆10GWh基地已向亿航智能等低空经济企业交付验证样品。
专利壁垒成为头部企业构筑护城河的关键。宁德时代持有超2000项固态电池专利,全球占比超30%,覆盖电解质材料、制备工艺及测试装置等核心环节。其“原位固化技术”与“叠层结构专利”形成技术封锁,迫使后来者需绕道研发或支付高额专利费。赣锋锂业则以国内第一的专利数量,在锂金属负极、硫化物电解质等领域建立技术优势,参股道氏技术保障单壁碳纳米管供应,与青岛能源所共建实验室实现硫化物前驱体量产。
量产能力方面,宁德时代展现“从实验室到赚钱线”的垂直整合能力。凝聚态电池2025年产能达10GWh,可满足超20万辆电动车需求;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计划2026年扩产至50GWh,2027年配套理想MEGA车型实现1080公里续航。其合肥中试线设备100%国产化,良率稳定在65%,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5个百分点,成本控制在高端液态电池的115%以内。赣锋锂业则通过重庆基地实现百吨级硫化物电解质量产,成本较日本低40%,其500Wh/kg全固态电池已进入宝马合作车型的量产倒计时。
产业链掌控力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变量。宁德时代通过参股材料企业、绑定全球车企构建生态闭环:与奔驰、宝马签订8年以上长期供货协议,明确独家供应商地位;2025年二季度获蔚来、理想120亿元固态电池订单,形成“车企联合研发+独家供货”模式。赣锋锂业则依托70%锂资源自给率,实现电解质-电芯-模组垂直整合,其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通过长安汽车“金钟罩”项目验证,技术产业化领先同业2年以上。
细分领域竞争呈现差异化格局。国轩高科以“金石电池”突破半固态技术,360Wh/kg能量密度通过200℃针刺测试,中试线良品率达90%,获大众MEB+平台认证;比亚迪刀片固态电池采用“超级磷铁”体系,体积能量密度达600Wh/L,首款搭载车型海豹EV实现1875公里续航。材料环节,上海洗霸以98%良率的LLZO氧化物电解质独家供应比亚迪,天赐材料硫化物电解质前驱体全球市占率超60%,成本较日企低40%。设备领域,先导智能提供固态电池涂布-热压-封装全段设备,干法电极设备市占率70%,获宁德时代、辉能科技核心订单。
全球竞争格局中,中国企业的技术优势正转化为市场话语权。日本丰田硫化物路线量产时间滞后,美国QuantumScape良率仅30%,欧洲车企纷纷与宁德时代、赣锋锂业建立合作。2027年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大规模量产后,电动车续航破1200公里、快充10分钟满电将成为行业标配,中国固态电池的技术标准与产能规模或将重塑全球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