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武汉大学杨培华课题组突破:新型聚合物电解质助固态电池驱动无人机

   时间:2025-09-27 01:18:55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武汉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杨培华课题组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该研究通过创新设计聚合物电解质结构,成功解决了传统固态电池在离子传导效率与能量密度之间的矛盾,为下一代安全、高性能电池技术开辟了新路径。

固态电池因使用固体电解质替代易燃液态电解质,被视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关键技术。然而,传统聚合物电解质存在致命缺陷:锂离子与阴离子同时迁移导致迁移数偏低,且依赖极性基团的传导机制使电导率难以提升。尽管单离子导体电解质能提高锂离子迁移数,但锂离子与聚合物链的强相互作用会进一步抑制离子传输效率,成为制约技术实用化的核心障碍。

研究团队创造性地提出"阳离子-两性离子协同作用"机制,通过将离子液体单体与两性离子单体进行原位聚合,构建出新型复合电解质。其中,阳离子基团通过静电作用固定TFSI⁻阴离子,显著提升锂离子迁移数;磺酸根基团则促进锂盐解离并构建三维离子传输通道,使电导率突破传统材料极限。实验数据显示,该电解质在25℃下锂离子迁移数达0.78,电导率提升至1.2×10⁻³ S/cm,较传统材料提升近3倍。

基于该技术的固态电池展现出优异性能:在1C倍率下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仍达92%,且能在-20℃低温环境中保持85%的室温容量。更引人注目的是,搭载该电池的无人机在满载状态下持续飞行超过45分钟,验证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这项突破不仅为电动汽车提供更安全的动力解决方案,也为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带来技术革新契机。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