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风云三号H星成功发射:强化全球探测,为国际生态监测注入中国力量

   时间:2025-09-27 13:02:3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今日,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度传来捷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托举风云三号08星腾空而起,卫星精准入轨,标志着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成功开启太空使命。作为风云三号系列卫星的第八颗成员,这颗被命名为H星的卫星将接替风云三号D星,承担起全球温室气体监测等核心任务,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风云三号H星搭载了9台国际领先的遥感载荷,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全新研制的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该仪器具备100公里宽的观测幅宽,其监测精度超越了当前在轨的四颗国际碳卫星,可实现全球范围内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高精度反演。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小曳指出,该卫星将大幅提升我国从全球到县级尺度的碳排放监测能力,格点数据分辨率可达1公里,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精准的科技支撑。

在空间天气监测领域,风云三号H星同样表现卓越。其升级的广角极光成像仪可实时监测极光强度与范围,为太阳活动引发的磁暴预报提供关键数据。卫星运行后,将提供云辐射、大气参数、空间天气等6大类70种产品,全面覆盖气象核心业务需求。地面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胡秀清表示,H星作为极轨气象卫星“下午星”家族的新成员,将与“上午星”协同观测,形成时空分布更均匀的全球探测网络。

我国风云气象卫星自20世纪80年代启动研制以来,已形成包含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极地轨道和倾斜轨道的立体观测体系。目前在轨的9颗卫星中,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占据半数,分三批建设8颗卫星。其中第三批卫星采用晨昏、上午、下午三颗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加一颗倾斜轨道降水测量卫星的布局,D星、E星、F星与G星已实现组网,形成四个轨道联动的综合观测体系。

作为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02批的关键卫星,风云三号D星自2017年服役以来,在气象观测、灾害应对等领域发挥核心作用。其获取的全球大气温度、湿度、云层等数据,填补了极区、远洋等传统观测盲区。H星接替后,将延续这一优势,并进一步提升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的监测能力。

目前,风云气象卫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应用序列,为13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数据服务。从极地冰盖到热带雨林,从城市上空到海洋深处,这颗“中国星”正以国际领先的探测能力,为全球气象防灾减灾、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研究贡献中国智慧。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