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前海城市新中心,一座崭新的文化地标——“湾区之眼”于近日正式向公众开放。这座全球最大的实体书城不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新地标,更因同步亮相的车城深汕·城市微展厅而备受关注。作为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的展示窗口,该展厅通过创新形式呈现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产业实力与文化底蕴,吸引了大批市民和业内人士前来参观体验。
车城深汕·城市微展厅位于“湾区之眼”南区,以四大核心板块构建起立体化的展示体系。产业规划板块通过多媒体交互装置,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场景,让参观者直观感受深汕作为比亚迪超级工厂所在地的产业优势。文化传承板块则突破传统非遗展示模式,采用“活态融合”方式,将客家文化、疍家文化与现代创意相结合,演绎传统文化的新生。互动体验区与文创展销区的设置,更让参观者通过沉浸式装置和主题周边产品,深化对深汕的认知。
这种“可看可玩可购”的多元互动模式,成为展厅的一大亮点。在文创展销区,以“深物·汕品”为品牌的65款文创产品备受青睐,涵盖23个品类,既承载地域文化特色,又兼具市场价值。一位带着孩子参观的深圳市民表示:“原本只是来书城阅读,没想到通过展厅了解到深汕不仅有现代化的汽车产业,还有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以后一定要带孩子实地探访。”
展厅的设立被专家视为“文化反向飞地”的创新实践。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专家指出,这一平台不仅成为深汕的“城市会客厅”,更通过地理空间的突破,将特区与老区的资源紧密连接。在深圳汽车产业布局中,深汕承担整车制造功能,与南山-宝安片区的研发创新形成协同效应。展厅通过展示小漠港“出厂即装船”的高效物流、年均35.6%的GDP增长等数据,凸显其作为产业链枢纽的价值,吸引更多企业与人才入驻。
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催生出独特的城市IP。作为深圳唯一拥有大片农村的区域,这里既保留着革命老区的精神底蕴,又涌动着新能源汽车城的现代活力。通过“汽车+文化”的多元演绎,深汕构建起覆盖全年的文化活动体系:文化嘉年华以“季有盛典、月有精品、周有活动”为框架,首场活动即在比亚迪工厂旁的美食街举办,带动当日营业额翻番;“深汕星期四”品牌活动全年计划开展54场,文化下乡与公益电影放映则深入村居厂区,推动城乡文化共融。
这种系统性文化供给的升级,在微展厅中可见一斑。展厅不仅呈现产业数据与文化成果,更通过《车城深汕系列微短剧》等新媒体内容,以生动叙事讲述产城乡融合的发展故事。第一季微短剧全网浏览量突破2500万次,印证了“汽车+文化”IP的传播力。随着文创产品的持续开发、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深汕正以文化为纽带,塑造兼具传统底蕴与时代气质的城市形象,为建设世界一流汽车城注入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