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重庆以“三核引领”+全链条生态,驶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未来

   时间:2025-09-30 08:36:58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山城重庆,这座中国汽车工业版图上的重要城市,正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速驶向全球产业竞争的新赛道。9月28日,三场高规格活动接连登场——从行业座谈会到品牌发布会,再到高端对话论坛,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勾勒出重庆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宏伟蓝图。这场产业盛会不仅展现了重庆的深厚底蕴,更向世界传递出其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坚定决心。

重庆的底气,首先来自于扎实的产业基础。作为中国汽车产业重镇,重庆已形成以长安系、赛力斯、千里科技为“三核”,吉利、长城等19家整车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两江新区作为核心承载地,聚集了9家整车企业、14座整车工厂,核准产能占全市61.4%。今年前8个月,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3.9万辆,同比增长82.7%。从国民家轿到高端豪华车型,从乘用车到商用车,从纯电、插混、增程到氢燃料技术路线,重庆拥有国内最完整的汽车产品谱系,每日下线新车超5000辆,其中近半数为新能源汽车。

在整车制造领域,重庆企业正以创新驱动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今年1-8月销量达180万辆,新能源和海外业务近五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80.9%和51.2%。旗下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等新能源品牌势头强劲。赛力斯与华为合作的AITO问界系列更成为现象级产品,问界M8、M9稳居国内高端车型销量榜首,彰显了重庆在高端新能源领域的制造与整合能力。而新晋科技企业千里科技则瞄准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标志着重庆汽车产业正从“硬件制造”向“软硬结合”转型。

一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拥有超2万个零部件,重庆的产业优势不仅体现在整车制造,更在于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市经济信息委主任王志杰介绍,重庆拥有超1200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3大系统、12大总成、56个部件的全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赣锋锂电等头部电池企业纷纷在渝布局,与整车厂形成高效供需联动。两江新区通过靶向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打造出“随叫随到”的配套能力,既降低了物流成本,又提升了产业链响应速度和抗风险能力。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新时代,重庆正全力构建“灵魂”竞争力。长安汽车战略入股华为旗下引望公司,赛力斯与华为合作持续深化,普华、中科创达等软件企业加速成长。目前,重庆已聚集超300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从业人员超3万人。9月28日“AI重庆智驾之夜”上,千里科技正式发布英文品牌名“AFARI”,致力于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成为重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科技转型的关键一步。

资本、基建、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为重庆汽车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近三年,重庆为汽车产业114个项目争取中央及市级专项资金27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130亿元,并设立20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在新基建领域,重庆建成智慧路口561个,覆盖车路协同道路763公里,开放复杂场景测试道路2357公里,均居全国前列;充电桩达42.2万个,换电站270座,建成超充站1556座,在省级层面率先实现乡镇街道超充或快充设施全覆盖。人才方面,重庆理工大学超50%毕业生留在本地车企,两江新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定向培养“智能化+新能源”工程硕博士,形成强大人才“磁场效应”。

面对电动化上半场向智能化下半场的转变,重庆正以开放姿态拥抱全球机遇。千里科技与天数智芯、爱芯元智等企业携手打造“AI+车”闭环方案,长安、赛力斯与华为深化合作,中国汽研等国家级平台提供测试验证支持,构建起支撑AI技术快速迭代的创新体系。业内专家指出,重庆复杂的城市路况和丰富的测试场景,为自动驾驶模型训练提供了海量高质量数据;千万级年产销规模,则为智能座舱和车载AI应用提供了广阔商业化平台。

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退役期,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正成为千亿级新兴产业。重庆作为新能源汽车重要产地,拥有天然资源优势。从智能维保数据服务到基于驾驶行为的定制化保险(UBI),再到汽车改装、主题公园等文化衍生品,重庆庞大的汽车保有量和活跃消费市场,为“后市场”各细分领域提供了广阔舞台。两江新区正推动整车企业通过参股合资、战略联盟等方式开拓全球市场,鼓励本地企业链接全球资源,从东南亚市场深耕到欧美高端突破,重庆汽车产业的全球化叙事已全面展开。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