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首创证券“A+H”上市引关注 招股书与年报数据差异实为会计口径之别

   时间:2025-10-28 05:16:54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01136.SH)近期向港交所提交主板上市申请,拟通过“A+H”模式拓展融资渠道。这家北京市属国资控股的券商自2022年12月登陆上交所后,仅用两年时间便启动二次上市计划,其紧凑的资本运作节奏引发市场关注。

公司股权结构显示,首创集团作为控股股东持有56.77%股份,京投公司、京能集团分别持股17.31%和8.31%。自7月25日官宣赴港计划以来,首创证券在三个月内完成多项关键部署:8月27日获北京市国资委原则批准H股发行方案,8月28日完成高管调整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10月15日通过股份无偿划转强化内部资本联动。此次IPO由中信证券等四家机构担任联席保荐人,若成功将使其成为第14家实现“A+H”双平台上市的券商。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首创证券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总收入25.37亿元、29.79亿元和36.02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9.2%;同期归母净利润从5.55亿元增至9.85亿元,复合增长率33.2%。2025年上半年,公司录得收入18.55亿元、净利润4.90亿元。业务结构方面,资产管理及投资类业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63.9%持续攀升至2024年的72.9%,财富管理业务占比则由27.9%降至17.2%,投行业务占比长期维持在6%以下。

市场对首创证券的财务表现提出质疑,核心矛盾指向招股书与A股年报的数据差异。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总收入为91.18亿元,而同期A股年报合并营收仅59.33亿元,两者相差31.85亿元;2025年中期数据同样存在5.71亿元的差距。对此,公司解释称差异源于会计准则适用不同:港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将佣金及手续费支出、利息支出列为费用项;而A股使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CAS),要求从收入中直接扣减相关支出。

以2024年数据为例,招股书列示收入36.02亿元,A股年报披露营收24.18亿元,差额11.84亿元恰好等于佣金及手续费支出(4.80亿元)与利息支出(7.04亿元)之和。进一步拆解发现,A股年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59亿元,加上招股书披露的支出4.80亿元,与招股书手续费收入18.39亿元完全吻合;利息净收入-9488.71万元与利息支出7.04亿元之和,亦与招股书利息收入6.10亿元基本一致。这种会计处理差异导致港股报表收入显著高于A股,但并不涉及财务造假。

尽管数据差异得到合理解释,但信息披露的准确性问题仍引发监管关注。在沪市上市公司2024-2025年度信息披露评价中,首创证券获评B类,处于30家参评券商的中等水平。根据招股书,此次H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投资、投行及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同时补充营运资金并加大IT系统投入。

作为总资产排名中游的国资券商,首创证券此次赴港上市不仅旨在拓宽融资渠道,更希望通过接入国际资本市场提升全球影响力。当前中国证券行业呈现明显头部集中特征,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前十大券商收入占比达70%,剩余140家机构仅分得三成市场份额。在此背景下,首创证券凭借资管及投资业务优势,在42家A股上市券商中实现2024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第一、扣非ROE第七的业绩表现,其“A+H”双平台战略能否助力突破投行业务瓶颈,将成为后续观察重点。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