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smart品牌推出的#5系列车型引发关注,其EHD混动版与纯电版存在7万元的价差,这一差距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差异?从动力系统来看,混动版搭载吉利雷神电混2.0系统,综合功率达320kW,不同车型加速成绩在6.9秒至7.2秒之间。不过,该混动版没有高性能四驱车型,且受混动架构限制,无法具备800V纯电车型的快充能力,入门款快充时间为0.33小时。

相比之下,纯电版动力整体更为强劲。但续航方面,纯电版存在一定局限,入门款CLTC续航里程为570km,长续航车型可达740km,对于有长途旅行需求的中型SUV用户来说,这样的续航表现难以满足。而混动版提供两种电池版本,蜂巢能源版本容量20度,宁德时代版本容量41.46度,CLTC纯电续航分别为120km和252km。选择长续航版本,在城市通勤场景中基本可当作电动车使用。吉利3档DHT在高速场景下表现出色,百公里亏电油耗4.4L,满油满电续航超1400km。
配置方面,两款车差异显著。混动版为控制成本,取消了空气悬架、20/21英寸大轮毂等高端配置选项,前悬挂从双叉臂结构改为麦弗逊结构,后悬挂虽同为多连杆,但铝合金下摆臂更换为冲压钢板。双叉臂悬挂更适合重量较大的电车,能更好应对横向冲击,让减震器专注吸收纵向振动,有利于操控。同时,UWB数字钥匙以及户外奇旅探险包等选装项目也被取消。纯电版中配车型配备激光雷达和高阶辅助驾驶,而混动版仅顶配一款车型有此配置。不过,在看得见的地方,两者区别不大,如都配备AMD V2000芯片的智能座舱、双13英寸AMOLED联屏、25.6英寸AR - HUD抬头显示等,座舱互动体验一致。驱动结构上,电车的后置后驱变为插混的前置前驱。

空间表现上,两款车尺寸相近。混动版和纯电版长度均为4705mm,宽度1920mm,轴距2900mm,仅因底盘结构不同,车身高度有5mm的微差。作为原生混动架构,电池包未侵占座舱与后备箱空间,内部空间利用率接近,后排地板均为纯平结构。混动版后备箱容量比纯电版少5L,满载时后备箱容量为625L,差异较小。
smart #5 EHD混动版和纯电版虽同属一个系列,但底盘差异明显。纯电版大量使用铝合金,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悬挂,高配带有空气弹簧,导致价格偏高,销量不理想。而混动版较少使用铝合金,悬挂形式为更简单的麦弗逊和冲压钢板,这是两车价差的主要原因。在座舱智能、辅助驾驶等方面差异不大,动力上EHD混动版更适合长途出行,消费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