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设计企业ARM首席执行官雷内·哈斯近日公开回顾其职业生涯时透露,曾在英伟达任职期间亲历公司重大战略转型。据《商业内幕》报道,哈斯在All-In Summit 2025峰会上详细描述了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如何通过果敢决策重塑企业方向。
哈斯透露,2006年前后担任计算产品部门负责人期间,他见证了黄仁勋在关键会议上做出的颠覆性决定。当时公司正筹备与英特尔处理器的配套芯片项目,但管理层突然叫停该产品线,将三分之一工程师(约2000人)从X项目调转至Y项目。这一调整直接导致英伟达放弃传统PC芯片市场,转而全力投入ARM架构研发与图形处理器开发。
“那次战略转向堪称壮举。”哈斯回忆道,“当时公司员工总数仅6000人左右,这种规模的资源调配需要极大魄力。”他特别指出,黄仁勋展现出的远见与执行力,使英伟达在图形计算领域占据先机,为后续AI芯片发展奠定基础。2013年,哈斯离开服务七年的英伟达,转而执掌ARM帅印。
在评价前老板时,哈斯用“战略大师”形容黄仁勋。他强调这位科技领袖具备三大特质:对技术趋势的前瞻判断、果断的决策风格,以及快速调整业务方向的灵活性。“这些品质使英伟达从传统芯片商转型为AI计算领域的领导者。”
作为ARM的掌门人,哈斯特别提及两家公司的技术协同。英伟达最新推出的AI处理器采用ARM架构CPU与自研GPU的混合设计,这种技术融合模式已成为行业标杆。尽管2020年英伟达收购ARM的交易因反垄断审查告吹,但哈斯表示公司已将注意力转向云计算、智能汽车等新兴领域。
当被问及ARM是否会涉足芯片制造与英伟达竞争时,哈斯并未完全排除可能性。“我们始终在评估业务边界。”他在财报电话会议中曾暗示,公司正在探索超越传统IP授权的新商业模式。不过他同时强调,目前仍将英伟达视为重要合作伙伴而非竞争对手。
针对此次战略讨论,两家公司发言人均拒绝发表评论。业内人士分析,ARM与英伟达的竞合关系将持续演变,特别是在AI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双方的技术路线选择或将深刻影响半导体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