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科技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应用已广泛融入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如何让公众更好地理解核科学,提升对核技术的认知,成为当前核工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建设开放、协同、高效的核科普生态圈,不仅有助于普及科学知识,更能为核能行业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近日举办的“核你在一起·共筑科普新生态”全国科普月核科普主场活动中,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杨波强调,核能科普是行业发展的战略性工作,具有基础性和前瞻性意义。他指出,通过科普活动,公众可以更深入地认识核科技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尤其是激发青少年对核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核能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科普工作还能帮助公众树立科学、理性的核安全观,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首席网络安全官孟琰彬在活动中分享了核科普工作的实践经验。他表示,自核科普联盟倡议发起以来,通过创新科普形式、构建优质内容体系、拓展科普渠道,核科普生态圈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形成多主体协同机制,打造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科普品牌,培养了专业化的内外科普队伍,并推出了一系列科普产品。通过公益项目,核科普活动已深入校园和基层,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与会专家认为,构建“多元协同、开放共享”的核科普格局,是推动核科学普及的关键。这种模式不仅能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核科学的认知水平,还能为核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促进核技术与社会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