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浪潮中,张家口市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正加速崛起为全国重要的算力枢纽。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节点的核心承载地,这里已形成以大数据产业为引领的数字经济新格局,算力规模稳居河北省前列,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怀来县中国电信智慧云基地怀来园区,现代化数据中心建筑群矗立眼前。这个占地185亩、总投资32亿元的项目,已建成两栋数据中心及配套设施,可部署4800架高功率服务器机柜。项目负责人介绍,园区全部建成后将具备1.92万个机柜、28万台服务器的承载能力,算力规模达350PFlops,相当于同等规模数据中心的1.5倍。作为中国电信“2+4+31+X”战略布局的关键节点,该园区主要承接北京大数据业务外溢,已为多家头部企业提供IDC托管服务。
技术创新是破解数据中心能耗难题的关键。园区通过引入复合式高效制冷与模块化供电技术,结合AI能效优化平台,实现制冷系统精准调控。暖通主管苗玄玺展示的智能控制界面显示,系统可根据机柜实时负载动态调整制冷量,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提升至70%,PUE值控制在1.15以下。这种“智慧大脑”管理模式,让数据中心在保持高算力的同时,显著降低能源消耗。
怀来县的发展蓝图不止于此。当地已形成“一龙头三片区”产业格局,以东花园大数据产业基地为龙头,辐射沙城、存瑞、桑园区域。为加速项目落地,当地推出“虚拟审批+容缺受理+帮办代办”服务机制,设立24小时专班,确保项目50天内完成审批。县发改局副局长任葆透露,到2025年,全县算力规模将突破22000P,目标打造国际一流绿色智慧算力示范基地。
在宣化区,华章算力枢纽产业基地的建设同样如火如荼。这个总投资86亿元的项目,规划占地278.6亩,将建设集云计算、5G、物联网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项目经理祁在鑫介绍,目前两栋智算中心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电气系统稳定性测试。项目全面运营后,预计年产值达24亿元,带动温控设备、机架制造等高端产业链发展。
宣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夏海刚指出,大数据产业正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数字引擎”。通过算力支持,当地钢铁、岩土工程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实现智能化改造,产品附加值和区域竞争力显著提升。高标准建设的赵川大数据园区已吸引多家龙头企业入驻,形成百亿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当前,张家口市正以数字经济为突破口,紧密对接京津冀算力需求。今年计划推动27个在建项目、30个投运项目达产增效,新增标准机柜60万架,算力规模突破5万P,其中智能算力占比超70%。通过开展算电协同国家试点、搭建数据流通可信空间,当地在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城市治理等12个领域开发应用场景,加速数字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