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谷歌科学家斩获2025诺奖:超导芯片让量子效应在宏观世界大放异彩

   时间:2025-10-08 13:16:17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归属尘埃落定,三位科学家因在量子计算领域的突破性贡献共同获奖。他们通过将量子力学原理引入宏观尺度,为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这一成果被视为定义下一代计算技术的关键。

获奖者中,谷歌科学家米歇尔·德沃雷与前同事约翰·马丁尼斯,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艾米丽·克拉克组成核心团队。他们的研究始于一个看似矛盾的设想:能否让宏观尺度的电路系统遵循量子世界的规则?传统认知中,量子效应仅存在于原子或亚原子等微观层面,但这一团队通过实验颠覆了这一观念。

核心突破在于一种名为“约瑟夫森结”的元件。研究人员将其嵌入无电阻的超导电路中,构建出一种肉眼可见的芯片。实验表明,这个宏观物体竟开始表现出量子叠加、纠缠等特性,直接验证了量子力学在宏观尺度上的可行性。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经典物理的边界,更成为超导量子计算机技术的理论源头。

以谷歌为例,其量子计算领域的里程碑均源于此。2019年,谷歌宣布实现“量子霸权”,即量子计算机在特定任务上超越传统计算机;2024年发布的Willow量子芯片,则进一步提升了计算精度与稳定性。这些技术突破的根基,正是三位科学家在宏观量子效应领域的早期研究。

目前,谷歌已拥有五位诺贝尔奖得主,其量子计算团队的研究成果持续引领行业方向。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基础科学价值的肯定,也标志着技术革命正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超导量子计算机的潜力已被多国纳入战略规划,其在密码破解、药物研发、气候模拟等领域的可能性,正引发全球科技界的深度关注。

随着奖项公布,量子计算领域迎来新一轮讨论热潮。有学者指出,这一成果或将改变诺贝尔奖的评选风向,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结合正成为重要趋势。与此同时,日本及华人科学家群体在此次评选中未获认可,也引发了关于科研方向与资源分配的争议。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