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车在中亚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开设了首个授权海外零售中心。此次进驻,标志着理想汽车正式开启中亚市场的征程,三款增程式电动车理想L9、理想L7和理想L6将在此亮相销售。
除了塔什干,理想汽车还计划在11月于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和阿斯塔纳再开两家零售中心,进一步完善中亚市场的销售服务网络。与国内直营模式不同,理想汽车在海外选择了授权经销商模式,通过与当地头部经销商合作,提供保修、维修、原厂配件及OTA软件更新等售后服务。
理想汽车的海外布局起步较晚,但步伐稳健。2024年10月,公司成立了海外一级部门,由王进负责。然而,随着战略调整,今年6月初,吴佐明接替王进出任海外业务负责人。吴佐明曾在采购与供应链岗位工作多年,熟悉海外市场运作,此次回归为理想汽车的海外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
理想汽车执行董事兼总裁马东辉表示,2025年是公司的“出海元年”,海外市场将成为长期战略重点,目标是海外销量占总销量的30%。此次选择中亚作为出海首站,理想汽车有着多方面的考量。
事实上,在官方渠道出海前,理想车型已通过平行进口进入中亚市场。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理想出口销量超过2.3万辆,今年前八个月也已达7000余辆。中亚市场作为理想汽车的海外“试验场”,具有市场规模较小、法规门槛相对低、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逐渐上升等特点,为理想汽车提供了可控且风险相对温和的跳板。
在战略层面,理想汽车不仅着眼于中亚,还计划加大对中东、拉美、亚太等市场的拓展。然而,此前曾计划优先进军欧洲市场的计划已被暂时搁置。知情人士透露,理想汽车曾有意进入欧洲和东南亚市场,但目前优先拓展中东与中亚市场。
尽管欧洲业务推进放缓,但理想汽车在欧洲的基础工作仍在持续。2025年1月,理想汽车德国研发中心在慕尼黑正式开业。通过德国研发中心,理想汽车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欧洲用户需求,掌握当地汽车法规和市场特性,为新车型的本地化开发奠定基础。同时,理想汽车在美国也设立了研发中心,推动产品和技术创新的国际化。
理想汽车暂缓欧洲计划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欧洲市场准入门槛高,业务落地周期长;二是理想现有车型多为大型SUV和MPV,与欧洲道路条件及用户偏好存在明显不适配问题;三是初期直接进入欧洲可能带来较高市场风险和运营成本。因此,理想汽车选择优先拓展中东和中亚市场,积累海外销售和售后经验。
马东辉在公司今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理想汽车正从研发、销售到售后服务全方位为海外市场做准备,组建专业团队、建设配套IT系统,以确保海外消费者获得良好购车和用车体验。同时,他也坦言,海外市场品牌知名度有限,面对激烈竞争,理解文化差异和消费习惯也需要时间。
中亚首站的实践,将为理想汽车未来进军欧洲市场积累宝贵经验,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