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二十二届职工技术运动会迎来重要赛事——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装配调试员(智能传感器应用)技能竞赛,近日在郑州高新·数算产业园拉开帷幕。这场聚焦前沿科技领域的竞技活动,吸引了364名技术能手报名参与,成为推动当地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重要实践。
竞赛开幕式上,由郑州市总工会、高新区总工会联合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等机构组成的嘉宾团队共同启动赛事。郑州市总工会副主席杜建新在致辞中强调,当前郑州正全力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的需求尤为迫切。智能传感器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部件,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
据高新区总工会主席谢连生介绍,本届竞赛采用"理论+实操"的复合考评模式,设置个人与团队双奖项体系。赛事以"匠心筑梦 技耀前程"为主题,旨在通过高规格竞技平台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的目标。参赛选手弓永刚来自汉威科技集团,他表示这次竞赛不仅是对专业技能的全面检验,更为行业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契机。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韩郑生教授在主旨分享中,系统阐述了智能传感器的技术演进路径与产业应用前景。作为国内硅器件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他的讲解激发了参会者投身技术研发的热情。这场技术盛宴背后,是郑州高新区在智能传感器领域构建的完整产业生态。
数据显示,该区域已形成覆盖气体检测、环境监测、农业传感等20余个细分领域的产业链条,汇聚相关企业超过6000家。通过引进中科集成电路研究院等8家新型研发机构,建立150家市级以上研发中心,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10%以上,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的创新发展格局。
竞赛承办方表示,智能传感器作为万物互联的基础元件,其装配调试技术直接关系到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水平。本次赛事特别设置实操考核环节,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传感器标定、数据采集系统搭建等复杂任务,全面检验参赛者的综合技术能力。
参赛选手覆盖了从传统制造到新兴科技领域的多个行业,既有工作十余年的资深工程师,也有"95后"新生代技术骨干。这种跨代际的技术交流,正是赛事组织方期望达成的效果——通过竞技平台促进技术传承与创新融合,为郑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储备核心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