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日穿梭于城市拥堵路段的新能源车车主而言,轮胎的养护往往容易被忽视。然而,合理的轮胎管理不仅能提升行车安全,更能有效延长轮胎使用寿命,为日常通勤节省开支。
据专业汽车养护机构小李补胎介绍,城市通勤场景下,新能源车轮胎的磨损规律与高速长途驾驶存在显著差异。频繁启停的拥堵路段会加速胎面局部磨损,而新能源车自重较大、电机扭矩输出直接的特点,更放大了这一效应。针对这一痛点,机构提出了三项实用建议:首先,驾驶时应避免急加速、急刹车等激烈操作,通过平稳驾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损耗;其次,建议每半年或行驶一万公里进行一次四轮定位检查,确保轮胎始终保持最佳接触角度;最后,需根据车辆手册和实际路况调整胎压,过高或过低的胎压都会加剧不均匀磨损。
一位长期在市区通勤的新能源车主反馈,严格遵循上述建议后,其车辆轮胎的更换周期从原来的3年延长至4年半。他特别提到,定期检查发现轮胎定位偏差后及时校正,有效解决了单侧磨损过快的问题。这一案例印证了专业养护对延长轮胎寿命的显著效果。
业内人士指出,城市通勤车辆每年行驶里程普遍在1.5万至2万公里之间,看似里程不长,但频繁的启停和变道操作对轮胎的考验不亚于长途驾驶。通过科学的养护方式,车主完全可以让轮胎发挥最大效能,既保障行车安全,又降低使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