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超六成新车搭载辅助驾驶功能 工信部加速标准制定护航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时间:2025-10-18 18:47:51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正通过完善监管体系与标准建设,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近期举办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明确表示,将加快推进组合驾驶辅助、自动驾驶等领域标准制定,同时优化生产领域管理,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据工信部披露,目前正在编制的“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已将标准制定作为核心任务之一。这一部署与9月17日公开征求意见的《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形成紧密衔接。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88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行业标准,并牵头推进近10项自动驾驶国际标准制定,涵盖系统测试、场景验证等关键领域。

行业数据印证了产业扩张的态势:搭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突破60%,全国开放测试道路达3.5万公里,路侧智能化设备部署超过1.1万套。但蓬勃发展的同时,安全挑战日益凸显。不同车企的技术路线差异导致辅助驾驶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可靠性参差不齐,部分企业过度宣传“高阶智驾”“零接管”概念,引发用户脱手驾驶等危险行为,多起安全事故已为此敲响警钟。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苗圩指出,机器驾驶虽在应对常规场景时具有优势,但面对“长尾场景”仍存在能力局限。他强调,产业界需通过数据验证机器驾驶的安全性,同时发挥我国市场优势与体制机制特色,推动跨行业协同创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扩展自动驾驶应用场景。

自动驾驶企业Momenta CEO曹旭东透露,近期出台的强制性安全标准基于大量事故场景分析,若能有效执行,我国智能驾驶标准有望成为全球最严格、最先进的体系,引领行业安全发展。他同时表示,安全监管的强化并非抑制创新,反而能为产业指明创新方向。

清华大学教授赵福全提出,企业需在创新与安全间找到平衡点,既不能因安全顾虑停止技术突破,也不能忽视风险盲目推进。随着监管框架与行业标准的日益完善,产业创新路径将更加清晰,为智能网联汽车可持续发展提供双重保障。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