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物理学泰斗杨振宁先生辞世:103载春秋铸科学丰碑,精神永耀探索路

   时间:2025-10-19 00:24:25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据权威消息,享誉全球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杨振宁教授,因病在北京辞世,享年103岁。这位跨越世纪的科学家,用一生诠释了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1942年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两年后取得该校硕士学位。1948年,他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次年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展博士后研究。正是在这里,他与李政道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合作,这段合作被视为现代物理学史上最具创造力的学术伙伴关系之一。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项突破性发现颠覆了物理学界延续数十年的认知——此前科学家普遍认为宇称守恒是自然界的根本法则。他们的研究指出,在β衰变等弱相互作用过程中,物理现象与其镜像表现并不对称。这一理论经吴健雄团队实验证实后,彻底改变了粒子物理学的研究方向。

在理论物理领域,杨振宁1954年与罗伯特·米尔斯提出的非阿贝尔规范场论具有划时代意义。该理论将电磁相互作用中的规范对称性推广到更复杂的场论体系,为构建描述夸克、轻子等基本粒子的标准模型奠定了数学基础。如今的标准模型作为粒子物理学的核心理论,其框架结构直接源于杨-米尔斯理论。

这位物理学巨匠在统计力学领域同样留下深刻印记。他发现的"杨-巴克斯特方程"为解决一维多体问题提供了关键工具,该方程在量子场论、弦理论、凝聚态物理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1990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四位菲尔兹奖得主中有三位的研究与该方程密切相关,足见其学术价值。

晚年归国后,杨振宁选择在清华大学定居,持续为培养科研人才贡献力量。2021年,时年99岁的他将毕生收藏的2000余件图书、手稿、信件等珍贵资料悉数捐赠清华,这些资料成为后人研究科学史的重要文献。

从普林斯顿的办公室到清华园的讲堂,杨振宁始终保持着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他的学术成就不仅重塑了现代物理学格局,更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真精神影响着几代科研工作者。这位科学巨匠的离去,使物理学界失去了一位标杆式人物,但他留下的思想遗产将继续指引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征程。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