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起看似并无关联的突发事件,让吉利集团创始人李书福之子李星星成为舆论焦点。10月20日,磷化工龙头企业澄星股份(600078.SH)江阴厂区突发火灾。据当地街道办通报,当日11时许,一辆装载黄磷的罐车发生少量泄漏并自燃,消防部门6分钟后抵达现场,12时48分明火完全扑灭,过火面积仅8平方米,未造成人员伤亡。受此影响,澄星股份当日股价下跌4.48%,市值缩水至66亿元。
与此同时,另一则市场消息引发关注:成立仅5个多月的具身智能企业一星机器人(OneStar)宣布解散。这家由李星星直接创立的公司,今年8月、9月刚完成两轮融资,并推出“星轮1号”轮式双臂机器人产品,其突然解散引发行业猜测。
两件事件背后,均指向李星星控制的产业版图。现年40岁的李星星通过旗下耀宁科技,横跨化工、储能、智能机器人及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其中,澄星股份的控制权源于2022年的一场法拍:原实控人李兴因资金链断裂,其持有的25.78%股权被拍卖,李星星以5.17亿元竞得,成为这家磷化工龙头的新任董事长。
一星机器人则是李星星近年布局的新兴领域。该公司成立于今年5月,董事长潘运滨为吉利体系老将,曾担任吉利卫星板块总裁及半导体公司CEO。其投资者名单中,曹操出行、晶能微电子等吉利关联企业赫然在列,显示出与吉利生态的深度绑定。
李星星的产业布局与吉利系存在显著关联。例如,耀宁科技脱胎于吉利零部件事业中心,目前仍与吉利体系保持业务往来,其储能子公司利星能已与吉利在杭州某新能源动力电池园区达成储能项目合作。另一家由李星星及其姐姐李妮控制的丰沃股份,主营涡轮增压器,最早由吉利汽车持股90%,2020年股改后,李氏家族通过朗马投资、凯心投资合计控制75%股份。招股书显示,2024年丰沃股份向吉利关联方销售达7.21亿元,占总营收的34.89%。
然而,随着吉利集团推进“一个吉利”战略,李星星的产业布局正面临调整。去年9月,李书福在台州发布《台州宣言》,提出战略聚焦、整合、协同等五大支柱,开启集团内部大整合。在汽车品牌层面,极氪与领克于今年2月完成团队合并,7月极氪宣布私有化退市;新能源电池领域,吉利将旗下电池、储能、充电业务整合至新成立的吉曜通行、耀宁科技及浩瀚能源集团,其中耀宁科技的神盾短刀电池业务被纳入吉曜通行体系。
智驾业务整合同样围绕吉利系上市公司千里科技展开。今年6月,千里科技联合吉利、旷视科技成立千里智驾,整合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智驾团队及迈驰智行。值得注意的是,千里科技将机器人列为未来重点方向之一,其董事长印奇在9月品牌发布会上与李书福同台,宣布公司定位为“AI+车+机器人”。
市场分析认为,一星机器人解散或与千里科技的业务重叠有关。随着吉利集团资源向核心业务集中,李星星旗下部分板块的独立性可能受到挑战。这一系列调整,折射出传统汽车巨头在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中的战略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