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对话智元王闯:人形机器人量产破局,商业化加速,从“拟人”迈向“类人”新征程

   时间:2025-10-23 00:05:10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阶段。”在近期举办的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上,智元机器人合伙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向媒体作出上述判断。作为全球率先实现人形机器人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之一,智元正以技术创新与生态布局重塑行业格局。

2025年1月,智元机器人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走下生产线,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行业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据王闯透露,企业2024年确立量产目标,2025年则聚焦商业化突破,当前远征系列机器人年产量已突破千台,2026年计划将产能提升至数千台规模。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收正以指数级增长,远超行业预期。

量产突破的背后是严苛的品控体系。王闯指出,人形机器人与消费电子存在本质差异:后者经过数十年发展已形成成熟供应链,而前者涉及数十个自由度的精密协调。“发‘标准站立’指令时,必须确保每台机器人姿态完全一致。”为解决这一难题,智元构建了包含九十余个工站、上千项参数的管控系统,从零部件标定到整机测试实现全流程标准化。

在商业化路径上,智元采取“国内深耕+海外拓展”双轮驱动策略。2025年第四季度,企业正式启动全球化布局,沃尔玛、亚马逊等国际渠道成为重点突破对象。“未来海外市场收入占比将持续提升。”王闯同时透露,公司正在推进技术开源计划:将成熟技术向行业开放,同时保持核心技术迭代优势,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养老场景成为技术落地的先锋领域。王闯将服务机器人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当前聚焦于退休人群的情感陪伴需求。“通过说相声、舞蹈表演等文艺形式,我们已在上海某养老院开展试点。”这种差异化定位源于对老年群体需求的深度洞察:从健康活跃期到临终关怀的完整生命周期中,机器人需要提供分阶段、个性化的服务方案。

技术演进路线图显示,智元正推动机器人从“拟人”向“类人”跨越。当前产品已实现流畅舞蹈动作,但在灵巧手负载能力方面仍存在瓶颈。“人类手指有二十多个自由度,能轻松提起几十公斤重物,而现有机器人灵巧手负载多在1公斤以内。”王闯认为,随着材料科学突破,未来机器人可能融合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构建出超越人体极限的机械结构。

面对行业格局演变,王闯预测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汽车产业,且不会形成垄断格局。“就像传音手机在非洲通过解决黑人自拍痛点占据市场,或坦克300在越野领域形成特色优势,机器人产业的细分需求将催生众多垂直领域冠军。”他特别强调,机器人系统的复杂性远超车辆,这决定了其产业生态的丰富度与可持续性。

回溯创业历程,王闯坦言行业进化速度超出预期。“最初认为需要三五年才能实现实际应用,现在每周都能看到技术突破。”这种“寒武纪式爆发”正推动人形机器人从概念走向现实,而智元机器人已在这场变革中占据先发位置。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