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特斯拉“探底”与比亚迪“攀高”:新能源汽车双雄的未来博弈

   时间:2025-10-24 15:17:15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经历一场微妙而深刻的格局演变。两大行业巨头特斯拉与比亚迪,在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前者凭借交付量创新高维持市场热度,后者则在销量增速放缓中暴露利润压力,这场看似相反的路径选择,实则预示着行业下半场的竞争逻辑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特斯拉第三季度交付量达49.7万辆,营收同比增长12%至281亿美元,双双刷新历史纪录。但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净利润同比骤降37%至13.7亿美元,归母净利率下滑至4.9%。市场分析指出,美国市场补贴退坡前的抢购潮与中国市场Model Y三排座版本推出,成为推动销量增长的两大临时性因素。当这些短期刺激消退,四季度销量环比回落的可能性显著增加。更令投资者担忧的是,被寄予厚望的廉价车型Model 2.5项目在财报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有车型的减配降价策略——美国市场标准版Model Y售价降至4万美元以下,若该策略延伸至中国市场,特斯拉将直接切入比亚迪主力价格带。

支撑特斯拉高估值的AI业务同样面临挑战。FSD完全自动驾驶系统V14版本在北美市场付费渗透率低迷,中国、欧洲等关键市场的运营许可尚未取得突破;Optimus机器人量产计划从2026年初推迟至年底,3.0原型机发布时间延后至明年一季度。为维持市场信心,特斯拉将研发费用与资本开支提升至38.8亿美元,其中HW5.0芯片、Robotaxi等项目成为资金投入重点。这种"用当下利润换未来空间"的策略,使得特斯拉净利率从上年同期的15.4%大幅下滑至5.3%,市盈率却仍维持在283倍的高位。

比亚迪的困境则呈现出不同维度。尽管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完成全年目标的七成,但9月单月销量同比下滑5.5%,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0%,创下三年多来首次季度利润下滑记录。卖车毛利率降至18.7%,单车净利润约0.5万元,较市场预期低0.3万元。深层次原因在于,DM 5.0插电混动技术面临吉利雷神电混、长城Hi4等竞品的围剿,全球市场份额从近40%压缩至28.9%。高度垂直一体化的重资产模式在销量增速放缓时暴露出脆弱性——二季度固定资产规模扩大导致单车成本环比上涨1万元,即便通过出海与高端化策略将单车价格提升至13.7万元,仍难以完全对冲成本压力。

估值体系的分化折射出市场认知的差异。特斯拉283倍的滚动市盈率建立在"技术溢价"逻辑之上,智能驾驶、4680电芯等创新技术构成其核心护城河。即便净利率大幅下滑,只要AI业务实现从0到1的突破,估值仍有上行空间。比亚迪20倍的市盈率则更多反映"规模效应"的现实,垂直一体化模式使其在成本控制上具有优势,但高端化与全球化进程需要时间积累。当特斯拉净利率从15.4%降至5.3%、比亚迪从3.9%降至3.2%时,两家企业的差距正在收窄,竞争天平的倾斜方向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这场对决的本质,是两种商业模式的直接碰撞。特斯拉押注未来技术商业化,通过规模扩张为AI业务争取验证期;比亚迪则依托现有优势向高端市场突破,用利润换取转型空间。行业观察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从"高增长、高估值"的上半场,进入"增长放缓、利润承压"的下半场。企业能否在守住当下利润与看见未来方向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决定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