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超正以全新姿态重塑行业格局,其中物美集团的转型动作尤为引人注目。这家深耕零售领域多年的龙头企业,近期通过AI新质零售与硬折扣双轮驱动战略,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转型答卷。10月22日,北京四大城区及河北地区的五家门店同步完成智能化改造,标志着其战略布局进入加速阶段。自今年3月首推"学习胖东来"模式以来,物美已在全国范围内完成43家门店的AI升级,并新增8家硬折扣门店,形成差异化竞争矩阵。
在10月23日举办的供应商大会上,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系统阐释了转型逻辑:"AI新质零售与硬折扣战略,源自对消费趋势的深度研判,更是经过实践验证的成功路径。"他特别强调,AI技术已成为零售业的基础设施,物美通过数字化重构供应链,在保证19%低毛利率的同时,将商品选择范围扩大30%,实现"质优价美"的精准供给。这种变革在学清路旗舰店得到充分验证——改造后门店日均线下销售额激增2.5倍,烘焙类商品销量增长近5倍,熟食区更是达到17倍的爆发式增长。
物美的转型战略呈现鲜明特色:AI新质零售门店通过智能选品系统,将传统超市的SKU缩减40%,但覆盖品类增加25%,形成"少而精"的商品结构;硬折扣门店则采取极端精简策略,SKU数量较传统门店减少超90%,仅保留高频刚需商品。物美超值首席顾问陆博洋解释:"我们剔除所有非必要成本,但绝不在品质上妥协,要让消费者实现'闭眼买'的放心体验。"这种策略在7月25日首批6家硬折扣店开业时即获市场认可,8月22日新增的2家门店使北京地区硬折扣网络增至8家,预计4周内将突破10家。
全渠道融合成为另一大战略支点。物美早在10年前就通过多点APP布局O2O业务,如今更将线上服务深度嵌入改造后的门店。10月22日焕新的五家门店同步开通线上渠道,提供与线下同质同价的商品选择。超市CEO乔红兵透露,公司正通过"店仓一体"改造提升履约效率,目标是将配送服务标准化至餐饮行业水平,确保30分钟达的时效性与安全性。目前线上商品清单已完成首轮优化,重点增加生鲜及日用品类目。
在扩张节奏上,物美展现出理性克制。首席顾问Patrick Kaudewitz明确表示:"全球顶尖硬折扣企业的门店规模多达数千家,但我们将采取渐进式发展,重点打磨单店运营质量。"这种理念在数据上得到体现:改造门店日均客流量提升50%-300%,但公司更关注顾客复购率与NPS值(净推荐值)。按照规划,到12月完成改造的门店将突破100家,形成覆盖华北地区的智能零售网络。
这场转型背后是深刻的商业逻辑重构。张文中指出,物美正在实施涵盖品类管理、现制加工、服务标准等六大维度的系统性革新。通过AI算法实现的动态定价系统,使价格调整频率提升3倍;中央厨房改造使鲜食损耗率下降18%;会员体系升级后,高频用户消费频次增加40%。这些改变共同构建起差异化竞争力,使这家老牌商超在零售新周期中占据有利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