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产业智能化与新能源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支撑。广汽集团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汽车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
智能驾驶技术是广汽集团重点布局的领域之一。其自主研发的ADiGO GS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实现99.9%的道路场景覆盖和99.5%的车位类型识别,为用户提供“有路就能开,有位就能泊”的便捷体验。根据“智行2027”行动计划,广汽集团设定了明确目标:2025年智能驾驶水平跻身国内第一梯队,2027年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为支撑这一目标,企业预计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将超过100亿元,重点投向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和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领域。

安全始终是广汽集团技术发展的底线。董事长冯兴亚明确表示:“车企不能仅追求体验而忽视安全。体验可以由用户定义,但安全必须由车企严格把控。”为此,企业构建了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涵盖全链路安全研发、全域安全技术和全时安全保障。在智能驾驶安全方面,L3系统故障率低至1FIT,定位、感知、计算等八大关键系统均采用双冗余设计,达到航空级安全标准。广汽还参与了国家级“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开发测试,成为首家将云控基础平台功能融入车端智能驾驶系统并公开验证的车企,重点展示了云支持自动紧急制动(C-AEB)和云支持绿波车速引导(C-GLOSA)两大应用场景。
针对电动车用户的续航焦虑和亏电问题,广汽于今年8月发布了“星源增程”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增程器油电转化率3.73kWh/L、电驱系统CLTC工况效率93%、最高持续发电功率85kW等指标,有效缓解了用户的里程担忧。
在能源生态建设方面,广汽围绕车网互动(V2G)完成了全链条布局,涵盖数字化平台、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和用户运营。今年9月,企业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V2G示范项目并投入运营。截至10月19日,该项目累计放电量已突破25万kWh,订单量达11,260单,充分验证了车网互动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

在前沿技术探索领域,广汽集团同样展现出前瞻性布局。其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b在今年三季度完成了香港和北京两地的样机交付,并获得超过千架意向订单。同时,企业还推出了三款具身智能机器人,计划在康养、安防等场景开展示范应用,为未来出行生态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从智能驾驶到能源技术,从安全体系到前沿探索,广汽集团通过系统性的技术布局,正逐步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科技型出行公司转型。全年超100亿元的研发投入,不仅体现了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坚定承诺,也为实现“2025年国内领先、2027年全球领先”的智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