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车针对SU7 Ultra车型推出“10月秋季关怀”专项权益计划,为已交付及未交付用户提供涵盖网络服务、无忧保障、辅助驾驶、周边礼品及空气动力学升级在内的五大权益,覆盖车辆全生命周期。

根据公告,车机网络服务从每月15G流量升级为“无忧畅享”,用户可在整车包修期内自由使用车载Wi-Fi热点、影音娱乐、哨兵模式监控等功能。该权益将于12月起通过小米汽车App自动推送,已购买网络服务包的用户将获积分返还。已交付车辆可享至包修期结束,未交付用户需在2025年12月31日前锁单,交付后权益同步生效。
无忧服务包购买权限已于10月16日开放,用户无需通过合作渠道购买商业险,仅需在App提交9张验车照片即可完成线上投保,服务包权益与车辆绑定。已交付车辆主控人及未交付但完成锁单的用户均可享受该权益。
辅助驾驶保障服务方面,小米将为SU7 Ultra车主提供一年期免费保障,覆盖行车辅助和泊车辅助功能使用期间的责任事故。用户需在2025年12月31日前通过App领取权益,未交付用户需在交车后30天内完成操作。该服务不替代交强险和商业险,要求用户提供有效商业险保单,其中车损险须全额投保,第三者责任险保额不低于100万元。
在车辆升级方面,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用户可享前舱空气动力学套件免费升级服务。2026年3月起,用户可通过预约到店完成升级,套件可智能控制空气流量,提升高速行驶时的下压力。该权益仅限配备碳纤维前舱盖的车辆主控人使用。
小米汽车同步推出Ultra车周边产品双重礼赠活动,12月起通过App推送兑换券,用户可自行兑换实物礼品。已交付车辆主控人及2025年12月31日前锁单的未交付用户均可参与。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小米SU7 Ultra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功能争议陷入诉讼风波。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近日驳回小米汽车上诉,维持一审判决,要求小米退还消费者2万元定金,并按选装价款三倍赔偿12.6万元及律师费1万元。
案件起因于车主指控小米虚假宣传。用户测试发现,选装价4.2万元的碳纤维挖孔机盖既无气流导引功能,也未改善散热性能,内部结构与普通铝制机盖几乎一致,仅减重1.3公斤。今年5月,小米曾提出两种解决方案:未交付订单可改回铝制前舱盖;已提车或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但该方案未获车主认可,最终引发诉讼。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秋季关怀”计划或为小米汽车应对信任危机的补救措施。通过升级服务权益和车辆性能,小米试图重塑用户信心,但碳纤维前舱盖功能争议仍可能影响品牌口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