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比亚迪插混技术再突破:明年或实现亏电油耗更低,与纯电使用成本趋同

   时间:2025-10-27 08:19:05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插电式混合动力(插混)、增程式电动与纯电动技术路线并行,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需要在这三类产品间权衡取舍。由于不同技术路径各有优劣,多数用户在选车时倾向于追求"全能型"解决方案,但受限于当前技术条件,厂商尚难以完全满足这一需求。

比亚迪近期通过OTA升级,将其第五代插混系统车型的亏电油耗降至2.6L/100km,较首发时的2.9L/100km进一步优化。这一调整引发市场讨论,部分观点认为在电池容量扩大、纯电续航提升的背景下,降低油耗的实际意义有限,厂商更应聚焦充电效率的提升。然而,技术层面的现实制约使得这一观点存在认知偏差。

以兆瓦级闪充技术为例,受制于硬件结构、技术成熟度及成本控制,该技术短期内难以应用于10万元级插混车型。对于主流价格区间(10-20万元)的插混产品而言,亏电状态下的燃油经济性仍是核心竞争力。比亚迪通过技术迭代,正在实践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案——通过油电成本趋同,模糊插混与纯电的边界。

具体来看,2.6L/100km的亏电油耗对应每公里燃油成本约0.18元(按92号汽油7元/L计算),已接近主流纯电车型的用电成本。以某增程式SUV为例,在0.8元/度的电价下,其纯电行驶成本同样处于该水平。这种成本趋同策略,本质上消除了消费者对燃油使用的顾虑。

传统插混车型因亏电油耗较高,导致用户形成"多用电、少用油"的使用习惯,这不仅削弱了可油可电车型的续航优势,反而加剧了纯电续航焦虑。比亚迪将亏电油耗压至3L以下,使燃油驱动与电动驱动的成本差异几乎消失,用户可无负担地切换动力模式,充分发挥插混车型"长途无忧"的特性。

从技术迭代规律观察,比亚迪采用"量产一代、储备一代、预研一代"的研发策略。现役DM 5.0技术已应用近两年,其继任者DM 6.0或已完成研发准备,最快可能于明年投入量产。可以预见的是,新一代技术的亏电油耗将进一步降低,届时插混车型将实现"用电与用油同价"的终极目标,消费者可享受纯电级使用成本与超长续航的双重优势。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