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系统公司在年度合作伙伴峰会上宣布推出多项创新产品与平台升级,旨在通过边缘计算与网络安全技术的革新,助力企业应对分布式工作负载与智能体AI应用带来的挑战。此次发布涵盖统一边缘平台、安全网络架构优化及托管服务增强三大核心领域,标志着思科向AI时代关键基础设施供应商的角色迈出重要一步。
针对边缘计算场景,思科推出的统一边缘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将计算、存储与网络功能集成于19英寸标准机箱中。该平台支持CPU与GPU协同工作,最高可配置120TB存储容量,并配备冗余电源、散热系统及25Gb集成网络接口。其安全特性包括防篡改外壳、机密计算环境与零信任访问控制,可隔离敏感工作负载并构建多层防护体系。思科计算部门负责人杰里米·福斯特强调,该平台通过消除复杂线缆与管理界面,显著降低了边缘部署的运维难度。
为简化大规模边缘站点管理,思科同步升级了Intersight管理平台。新版本支持通过单一界面监控数千个边缘节点,被福斯特誉为"x86边缘领域最易操作的系统"。配合即将上市的8200/8400系列安全路由器与Wi-Fi 7接入点,企业可构建低延迟、高带宽的网络基础设施,满足AI推理与自动化工作流的严苛需求。
在网络架构层面,思科强化了AI就绪型安全网络的功能矩阵。更新后的系统提供统一云管理界面,集成AI驱动的自动化工具与自然语言交互功能,使企业园区及分支机构能够通过Meraki仪表盘实现全局网络概览。阿鲁娜·拉维钱德兰透露,思科已完成全线iOS XE交换机的云管理兼容改造,客户无论规模均可通过标准化流程部署混合云网络。
托管服务领域迎来多租户管理突破。思科安全云控制平台新增的混合网格防火墙功能,允许服务提供商通过单一控制台管理跨客户环境的防火墙部署。该技术融合设备级威胁检测、软件定义广域网与AI驱动的网络分段能力,可覆盖数据中心、云端及边缘全场景。测试数据显示,搭载威胁防护7.7软件的防火墙设备在NetSecOPEN评测中实现100%威胁拦截率,并支持对第三方防火墙的集中管控。
技术整合方面,思科将扩展伯克利包过滤器(eBPF)技术应用于工作负载保护,可在不修改内核源代码的前提下实现进程级安全监控。安全云控制平台还新增细粒度权限管理、标准化API接口与简化许可模型,帮助托管服务商提升运营效率。安比卡·卡普尔指出,这些改进使安全服务交付更具成本效益,特别适合需要处理复杂混合环境的合作伙伴。
面对智能体AI引发的变革,思科产品策略负责人杰夫·舒尔茨观察到企业正在重新评估IT基础设施决策。为此,公司构建了以现代化基础设施、安全连接与数字韧性为支柱的解决方案体系,通过将AI可观测性嵌入网络与安全堆栈,并与独立软件厂商合作整合遥测数据。舒尔茨特别提到,Splunk数据分析平台已被深度集成至AI就绪数据中心产品线,可实时收集威胁情报与系统运行数据。
据悉,统一边缘平台及相关网络设备将于年底前全面供货,安全云控制平台的托管服务增强功能已开放使用。此次技术升级不仅回应了AI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超前需求,更通过开放生态与标准化接口,为企业构建适应未来演进的数字化底座提供了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