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在《金融时报》主办的“AI未来峰会”上抛出一番引发广泛关注的言论。他直言,欧美在科技领域实施的“封锁”举措实则是自毁前程,还断言中国将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超越美国。《金融时报》在报道时特别指出,这是黄仁勋“迄今为止最直白的表态”。
事实上,这并非黄仁勋首次表达类似观点。近两年,他多次提及对中国科技发展的看好。对于他的这些言论,外界看法不一。有人觉得,这是他在刻意吹捧中国,目的是给美国政客制造紧张氛围,进而促使美国放宽管制,让英伟达能继续在中国市场获取丰厚利润。不过,也有人认为,他是真心认可中国科技的实力与潜力,出于对美国的担忧,希望以此唤醒那些尚未察觉的人。
从过往经历来看,更倾向于后一种观点。曾有超过十年时间专注于海外华商的跟踪访问,期间不少华商前辈对中国发展的预判,起初令人难以置信,但后来都一一成为现实,甚至超出预期。
2006年,与香港周大福新世界主席郑裕彤先生会面,这是深度接触海外华商的开端。当时谈及富豪榜上遥遥领先的财富数字,郑先生便表示,未来内地企业家必定会超越他们,不久后华人首富就会是内地企业家,而非李嘉诚。
那段时期,还与曾在IBM担任副总裁、后又出任宏碁CEO的刘英武博士每月在东方君悦共进早餐,持续近半年。他当时断言,最多十年,华为将全面超越思科,阿里巴巴也有望比雅虎更大。
还有一次,菲律宾首都银行董事长郑少坚先生在上海香格里拉酒店的套房中说,用不了多久,全球市值最大、最赚钱的银行肯定都来自中国。
当时,李嘉诚宛如商业神祇,其千亿级别的财富令人望尘莫及;中国商业媒体的头版和商界高端局,活跃的是外资500强的CEO们;华为的营收规模不及思科的三分之一;雅虎刚以10亿美元加雅虎中国资产控股阿里40%股权,马云还只是“小弟”;四大行正想办法上市,国内银行与花旗、摩根等国际巨头相比,根本无法登上世界舞台。
所以,当时内心觉得这些华商前辈们是在刻意说些好听的话。因为不自信,不相信他们所说。就像如今,黄仁勋敢预言中国AI将击败美国,但我们自己却未必敢这么想。
不过,当年的华商前辈们其实都阐述过他们的理由。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强调,中国人的智慧与勤奋持续释放,必将爆发出巨大能量。在这种背景下,将来能在中国做到第一,很大概率就是世界第一。只是,他们眼中的“中国第一”,与当时所能理解的“中国第一”有所不同。
由此可见,黄仁勋或许比白宫里的美国人更懂得中国人的智慧与勤奋所能迸发出的力量,也比我们更能看清未来中国的模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