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meta近日陷入广告业务争议漩涡。根据美媒披露的内部文件显示,这家社交媒体平台预计2024年约10%的营收(约160亿美元)将来自涉嫌诈骗或推广违禁商品的广告,其旗下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三大平台每日向用户推送约150亿条可疑广告,引发全球监管机构高度关注。
文件揭示了meta独特的广告审核机制:其自动化系统仅在判定广告主存在95%以上诈骗概率时才会采取封禁措施。对于未达阈值的可疑广告,公司非但不下架处理,反而通过提高刊登费的方式进行"惩罚性收费"。这种做法被批评为变相允许诈骗广告主通过付费方式持续曝光,形成"交钱就能继续骗人"的畸形商业模式。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启动对meta是否放任金融诈骗广告的调查程序。英国金融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该国54%的支付类诈骗损失与meta平台相关,这一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社交媒体平台。监管机构指出,meta的算法推荐机制可能加剧了诈骗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面对多方质疑,meta尚未公布系统性整改方案。法律专家指出,若调查证实其存在主观放任行为,可能面临集体诉讼和巨额罚款。消费者权益组织呼吁全球监管机构建立跨国协作机制,共同打击跨境数字诈骗活动。这场争议也引发业界对社交媒体平台广告审核责任的重新审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