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半年总经理职位空缺及五个月公开选拔后,诚通证券正式宣布47岁的投行资深人士席睿出任总经理,同时副总经理沈浩兼任董事会秘书,接替离职的秦皓。随着秦皓的退出,原新时代证券时期的高管团队已全部更替,标志着这家曾深陷风险漩涡的券商完成管理层换血,正式迈入中国诚通主导的战略转型阶段。
此次高管调整源于前任总经理叶顺德的离任。今年5月,叶顺德因“工作需要”辞去总经理职务,由董事长张威代行职责。作为服务公司12年的老将,叶顺德亲历了新时代证券从被接管、股权重组到融入中国诚通的全过程,其任期内以稳定局面、化解风险为核心任务。新任总经理席睿曾任职东方证券、东方花旗证券及申万宏源证券,投行业务经验丰富,其履新被视为诚通证券强化投行业务的信号——2024年该公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仅571万元,较往年明显萎缩。
副总经理沈浩的晋升路径同样引发关注。8月,原国新证券信用业务部总经理沈浩升任诚通证券副总经理,近期再获董事会秘书职务。随着秦皓的离职,原新时代证券高管彻底退出管理层。秦皓与叶顺德同为“新时代系”元老,其离任标志着这家曾隶属“明天系”的券商完成历史包袱清理,全面转向服务国有资本运营的新定位。
诚通证券的前身新时代证券,因隐藏实际控制人、公司治理失衡等问题,于2020年被证监会接管。2021年,其98.24%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最终由中国诚通单独受让。2022年完成股权过户后,公司更名为诚通证券,正式纳入国有资本运营体系。中国诚通的入主不仅带来资本支持,更明确了“服务央企资本运营”的战略方向,推动公司从问题机构向特色券商转型。
在管理层更迭的同时,诚通证券展开大规模人才招募。2024年,公司推出70人社会招聘计划,涵盖合规总监、副总经理、分支机构负责人及投行承揽承做岗等12个关键职位。2025年招聘规模进一步扩大至105人,覆盖机构业务部、投资银行部、资产管理部等总部一级部门,招聘区域以北京为主。专家指出,市场化招聘有助于拓宽选才范围、提升团队专业性,但需警惕新任高管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挑战。
然而,诚通证券在“招兵买马”的同时面临人员流失压力。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公司从业人员较年初减少71人,2024年累计减少90人。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这既反映证券行业激烈竞争的现状,也与历史包袱清理有关。自2022年股权划转后,原“新时代系”人员进入集中退出通道,属于风险出清阶段的“被动流失”。中国诚通需通过市场化招聘快速补齐投行、资管等核心条线,以匹配“服务央企”的定位。
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诚通证券上半年业绩实现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同比增长4.17%;归母净利润2.18亿元,同比增长20.28%。其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29亿元,同比激增50.93%,成为最大亮点;自营业务净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20.2%,主要得益于固收投资止盈及权益投资低位加仓。不过,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虽增长超50%,但基数较低,不足200万元;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则下降27.93%,不足800万元。
从业务结构看,基金业务、经纪及信用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为上半年收入前三名,营业收入分别为4.06亿元、2.96亿元、2.06亿元。但净收入最高的是自营业务,其次为经纪及信用业务、基金业务。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融通基金开展公募业务,上半年基金业务净收入1.15亿元,同比下降9.23%;管理规模1500.67亿元,较去年末减少3.25%。尽管部分业务波动,但经纪与自营业务的强势增长推动整体盈利改善。
与行业相比,诚通证券的业绩增幅仍显温和。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150家券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47%,净利润同比增长40.37%。更名后的三年中,诚通证券业绩波动明显:2024年营业收入17.45亿元,同比略降;此前两年也呈现涨跌起伏态势。不过,两融利息收入近两年持续增长,2024年达4.97亿元,同比增长34.48%,创历史新高。
回顾历史,诚通证券的巅峰出现在2015年大牛市期间,当年营业收入超40亿元,归母净利润超12亿元,经纪、投行业务表现突出。但随着市场转熊及内部风险暴露,业绩持续下滑。经过系统性重构与风险化解,公司逐步回归正轨。如今,新任管理层面临多重挑战:既要快速兑现业绩承诺,又要推动战略转型;既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又要构建合规体系。席睿的投行背景被寄予厚望,若能将央企股东资源转化为IPO、再融资等项目,或将形成人才吸引与业务增长的“正循环”;反之,若项目储备不足,高成本人才可能再次流失。
当前,诚通证券手握中国诚通的资源与信用“明牌”,但业务格局与人才体系仍需重塑。市场环境的变化莫测,则为这场转型增添了最大变数。在市场热度推动下实现的业绩增长能否持续,将考验新任管理层的战略定力与执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