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饮料行业,配料表的微妙变化往往折射出消费趋势的深层转向。近期,白砂糖重新出现在多款新品的配料表中,这一现象背后是消费者对健康与口感平衡需求的持续升级,以及传统饮料企业产品策略的主动调整。
过去五年间,无糖饮料市场经历爆发式增长。以赤藓糖醇为代表的新型代糖,凭借零热量特性迅速占据主流市场。2021年全球最大赤藓糖醇生产商三元生物营收达15.67亿元,同比激增154%,印证了这一风口的火热程度。然而随着产能集中释放,代糖行业陷入价格战,三元生物2024年营收骤降至5.15亿元,不足峰值的三分之一。这种市场波动为白砂糖的回归埋下伏笔。
今年饮料消费旺季,元气森林、农夫山泉等头部企业密集推出含糖新品。这些产品普遍采用"低糖+优质原料"的组合策略,例如元气森林冰茶标注"每瓶少8块方糖",康师傅低糖高纤冰红茶糖分直降50%。水獭吨吨推出的东方茉莉轻乳茶,通过精确控制白砂糖用量,配合优质牛乳和茶叶,在保持风味的同时实现减糖目标。这种调整反映出企业开始从"零糖崇拜"转向"精准控糖"的新阶段。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是驱动配方调整的核心因素。调查显示,超过60%的年轻消费者既希望控制糖分摄入,又不愿完全牺牲口感。白砂糖在调和产品风味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其天然的甜味层次和稳定性是代糖难以完全复制的。例如可口可乐长期坚持部分使用蔗糖,华彬红牛、东鹏特饮等能量饮料也维持原有配方,均源于对口感平衡的考量。这种需求分化使得市场呈现"无糖日常化,有糖场景化"的新格局。
在现制饮品领域,糖分管理同样趋向精细化。霸王茶姬实施的糖分分级标注系统,将饮品分为无糖、少糖、标准糖等多个等级,帮助消费者清晰选择。健身场景下无糖产品需求旺盛,但户外休闲、聚会等场景中,低糖有茶产品仍保持热销态势。这种消费场景的分化,促使企业开发更细分的产品线。
从市场数据看,有糖茶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马上赢数据显示,2023年7月至2025年6月期间,有糖茶新品上市数量持续高于无糖茶,2024年3-4月旺季有糖茶SKU达238个,远超无糖茶的94个。2025年第二季度,康师傅、统一、农夫山泉茶π三大品牌占据有糖茶市场69.7%的份额,且均保持5%以上的销售增长。这些传统巨头通过产品迭代,在巩固低线城市市场的同时,逐步向中高端市场渗透。
当前饮料企业的配方调整呈现明显特征:白砂糖用量严格受限,每100ml产品含糖量普遍控制在2-4克区间;代糖与蔗糖复合使用成为新趋势,如农夫山泉冰茶采用三氯蔗糖与白砂糖的配比方案;产品定位聚焦"解馋不负担"的消费心理,通过分量控制实现糖分摄入的间接管理。这种转变标志着行业从非黑即白的"无糖运动",转向更务实的健康管理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