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为药物研发、疫苗设计等领域带来突破性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其可能被滥用于制造生物武器的担忧。为应对这一潜在威胁,OpenAI近日宣布领投一家专注于生物安全防御的新兴企业——Red Queen Bio,完成1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此次投资标志着OpenAI在风险管控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旨在通过技术创新构建行业防御体系。
Red Queen Bio由科幻作家兼科技企业家Hannu Rajaniemi联合创立,其核心使命是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防御能力与潜在威胁保持同步。公司名称灵感源自路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寓意生物技术进步的加速性,强调“必须比威胁跑得更快”的防御理念。该企业将结合人工智能模型与传统实验室技术,开发针对新型生物风险的识别与防御策略。
此次融资由OpenAI主导,Cerberus Ventures、Fifty Years和Halcyon Futures等机构参与跟投。值得关注的是,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及董事Nicole Seligman虽获得公司股份,但未参与具体投资决策。据公司发言人透露,该笔投资由首席合规官及独立董事会成员组成的专项小组审查批准,确保决策过程符合合规要求。
OpenAI首席战略官Jason Kwon指出,技术创新是提升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的核心路径。他透露,公司上月已投资生物安全软件企业Valthos,未来将持续支持同类初创企业。这一战略布局反映了OpenAI对AI伦理的深度思考——既要推动技术进步,也需构建相应的安全防护网。
Red Queen Bio的成立与mRNA治疗公司Helix Nano的拆分密切相关。后者在药物设计中广泛应用AI技术,并与OpenAI合作开展生物风险测试。这种技术积累为新公司的防御策略研发提供了重要基础。业内专家分析,AI在生物领域的双刃剑效应日益凸显:一方面可加速新药开发,另一方面也可能被恶意利用设计更危险的病原体。
根据融资计划,Red Queen Bio将优先构建风险监测系统,利用AI分析生物数据中的异常模式,同时开发针对性的干预技术。其研发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快速检测新型生物制剂、阻断恶意基因编辑路径、以及建立全球生物安全预警网络。这些努力与OpenAI近期发布的AI安全研究报告形成呼应,均强调“防御性创新”的紧迫性。
划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