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期举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芳透露,我国正加快推进固态电池领域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这项标准将系统规范电池术语定义、产品分类及编码规则,为行业发展提供统一的技术语言。根据规划,固态电池体系将被划分为固态电池、固液混合电池和液态电池三大类别,其中前两类属于新型电池技术范畴。
技术路径方面,固液混合电池采用液态与固态电解质复合的设计方案,通过引入固态电解质材料实现性能升级。这类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传统锂离子电池提升30%-50%,充电效率显著提高,但受限于液态成分的存在,仍存在漏液等安全隐患。相比之下,全固态电池采用完全固态化的电解质结构,不仅能量密度达到固液混合电池的1.5倍以上,更具备10分钟快充80%电量的能力,其无液态成分的特性从根本上消除了起火风险,循环寿命突破1万次大关。
据参与标准制定的知情人士介绍,相关技术规范已完成草案编制,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这项标准的出台将填补我国在新型动力电池领域的标准空白,为固态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随着技术迭代加速,固态电池体系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推动动力电池行业向更高安全、更高性能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