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农大植保学院科研新突破:甲虫演化、果蝇生殖、杀菌剂靶标成果频出

   时间:2025-11-17 15:07:41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农业大学在科研领域持续发力,近期植物保护学院的多项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引发关注,展现出该校在农业科学研究方面的深厚实力与前沿探索精神。

在甲虫研究方面,植物保护学院彩万志、李虎教授团队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聚焦于甲虫核基因与线粒体基因不一致这一现象,借助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手段,深入探究其演化过程。研究指出,在宽松互作机制下,不完全谱系分选与基因渗入是驱动甲虫“细胞核基因与细胞质基因不一致(核质不一致)”现象形成的关键因素。相关研究论文在国际知名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在线发表,为甲虫的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与此同时,植物保护学院农林生物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杜娟教授团队在果蝇研究领域也有新发现。团队以《组织特异性CLOCK异构体通过调控昼夜节律反馈环影响果蝇生殖适应度》为题,在《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发表研究成果。研究发现,果蝇生殖组织中的Clock(Clk)基因存在组织特异性剪接异构体表达情况。其中,短异构体CLK - S能够通过竞争性结合CYCLE蛋白,抑制CLK - L/CYC复合体的形成,进而重塑昼夜节律调控网络,对精子发生和生殖能力产生影响。这一发现为深入理解生物钟在生殖系统中的适应性调控机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在杀菌剂靶标研究方面,植物保护学院刘俊峰、王冬立团队同样成果斐然。他们在爱思唯尔旗下《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发表研究论文,报道了Pmk1可作为兼具预防和治疗功能的杀菌剂靶标。目前,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的杀菌剂数量稀少,仅有春雷霉素和稻瘟灵等少数几种。春雷霉素靶向细菌70S核糖体,稻瘟灵可能靶向一种与磷脂合成相关的甲基转移酶。而Pmk1的发现,为开发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的杀菌剂提供了又一个罕见靶点,有望推动杀菌剂研发领域的新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可追溯至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历经百年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构建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学科群,涵盖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根据U.S.News2024 - 2025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202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显示,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科学(农学)已跃升为世界大学第一。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