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千问团队:以免费普惠为基,借生态优势打造差异化AI体验

   时间:2025-11-18 01:15:18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科技媒体“晚点 LatePost”发布了对阿里巴巴千问项目核心成员的深度访谈,围绕千问App的推出背景、技术路线及产品定位展开讨论。这款面向C端用户的AI应用,被视为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其研发逻辑与市场策略引发行业关注。

针对“为何在DeepSeek发布近一年后推出千问”的疑问,项目团队解释称,构建强大的C端入口是互联网巨头的共同战略方向,但各家路径存在差异。阿里巴巴选择从云计算与基础模型切入,优先夯实技术底座,再逐步延伸至终端应用。这种“先底层后应用”的路线,既符合其技术积累特点,也与集团业务生态形成协同效应。

团队透露,当前推出千问的时机已成熟,主要基于两大判断:其一,最新发布的Qwen3-Max模型在性能指标上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具备支撑复杂应用场景的能力;其二,AI代理(Agent)生态趋于完善,不仅第三方开发者生态活跃,阿里巴巴内部业务系统的数据互通与权限管理也取得突破,为模型落地创造了条件。据内部人士透露,仅数据治理与授权体系搭建就耗时数月,涉及数十个业务部门的协作。

在产品定位上,千问明确区分于国际竞品ChatGPT。项目负责人强调,千问将坚持“普惠化”路线,所有核心功能向用户免费开放,短期内不考虑商业化变现。这种策略背后,是阿里巴巴对本土互联网生态的深刻认知——中国互联网市场存在显著的“数据孤岛”现象,各家企业均将核心数据视为竞争壁垒。千问试图通过深度整合阿里生态内的代理服务,构建差异化优势,例如无缝衔接电商、物流、文娱等场景的AI工具。

据访谈披露,千问的开发团队正加速功能迭代,一方面对标ChatGPT的现有能力实现快速补齐,另一方面计划推出一系列独家功能,重点依托阿里巴巴的商业基础设施。例如,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直接调用菜鸟网络的物流查询、优酷的视频生成、钉钉的智能办公等场景化服务。这种“生态内循环”模式,能否打破国内互联网的封闭格局,将成为千问面临的关键考验。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