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富豪分家产有智慧:给子女分20多亿,自己留10几亿“养老钱”

   时间:2025-11-19 19:28:51 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财富传承的议题上,许多企业家的选择往往折射出对风险控制的深层考量。以家族企业交班为例,不少企业主虽表面宣称完成权力交接,实则仍通过股权结构或法律安排保留核心控制权。这种“退而不休”的现象,在民营经济领域尤为普遍。

新希望集团创始人刘永好的案例颇具代表性。其女刘畅接任董事长职务已近十年,但工商登记信息显示,集团控股股东身份始终未发生变更。类似情形也出现在福耀玻璃创始人曹德旺身上,尽管年逾八旬的他多次公开表示支持儿子曹晖接班,但企业实际控制权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名义交班、实质控股”的模式,被业内人士解读为企业家对经营风险的本能防御。

山东企业家孙日贵的财产分配策略则展现了另一种智慧。通过上市公司孚日股份的股权变更记录可见,这位前实控人近期将6.81%股份无偿转让给儿子孙浩博,按当前市值估算约合7.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其女儿孙小惠早前已持有3.71%股份,对应市值约3.5亿元。这场看似“重男轻女”的财产分配,实则经过精心设计——孙日贵夫妇通过前期减持已套现超十亿元现金,这部分资产未纳入子女分配范畴。

追溯孚日股份的发展历程,其崛起与时代机遇密不可分。1987年,高密县毛巾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成立,时任电机厂副厂长的孙日贵因管理才能突出被调任厂长。凭借对出口指标的精准把握和进口设备的超前布局,该厂在1994年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后迅速扩张,1999年即跃居行业出口额首位。企业改制浪潮中,孙日贵团队通过“土地租赁+资产奖励”的创新模式,以660万元现金完成对1700万元非土地资产的收购,成功实现民营企业转型。

资本市场的表现印证了孙日贵的商业眼光。改制后的孚日股份持续扩大产能,2006年登陆A股市场后保持连续盈利纪录。即便在2020年疫情冲击下,企业通过向高密国资转让控制权获得10余亿元资金渡过难关。随着市场回暖,孙日贵通过二级市场增持重新成为重要股东,直至近期完成子女股权分配。据统计,孙氏家族通过股权转让和减持累计获取超20亿元收益,相较改制初期投入实现千倍级增值。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