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豆包大模型赋能智能座舱:从“单一组合”到“整体智慧”的蜕变

   时间:2025-11-22 03:01:42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广州车展上,除了展示众多新款车型,智能座舱领域的技术突破同样成为焦点。随着AI大模型在汽车行业的深度应用,不同品牌车型的智能化水平呈现出显著差异,甚至超越了传统车机与手机之间的体验差距。以豆包大模型为技术支撑的多款车型,在车展期间吸引了大量关注。

此次体验的车型包括奔驰纯电CLA、上汽奥迪E5 SP、长安马自达EZ 60、上汽荣威M7以及东风奕派007+。尽管这些车型均搭载了豆包大模型的技术,但在具体功能实现上存在差异化设计。例如,纯电CLA、荣威M7、E5 SP和EZ 60采用了座舱大模型,而奕派007+则基于多模态大模型开发,形成了不同的交互体验。

上汽荣威M7的表现尤为突出。作为全球首款深度整合豆包思考大模型的车型,其智能座舱突破了传统语音助手的局限。通过开放系统权限,车机能够主动读取仪表盘数据并结合车辆手册进行解析。当新手司机遇到不熟悉的警示图标时,只需语音询问,系统即可提供详细说明。用户说出“要通过窄路”时,车机会自动开启360度全景影像;规划自驾游路线时,车机可同步生成导航方案;甚至能解答儿童数学题或查询歌曲翻唱版本,其智能程度已接近手机端语音助手。

东风奕派007+则展现了多模态大模型的独特优势。借助前视摄像头与图像处理技术,用户可在行驶中询问前方车辆品牌或建筑名称。更引人注目的是,系统支持实时拍摄风景并生成AIGC创意图片,将文生图、图生图功能融入驾驶场景。这种交互方式不仅提升了信息获取效率,更创造了全新的车内娱乐体验。

技术层面,豆包大模型重构了车机指令处理逻辑。面对复杂指令如“将氛围灯调成天空颜色”,系统会先通过云端算法解析语义,再调用对应接口完成操作。这种“理解-推理-执行”的闭环链条,使车机从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服务。传统智能座舱的组件式功能被彻底打破,导航、车控、摄像头等模块开始形成有机整体。

过去智能座舱的升级往往局限于提升响应速度或优化界面设计,各功能模块始终保持独立运行。而大模型的引入让数字座舱具备了跨模块信息整合能力,能够自主理解用户意图并串联执行动作。当车企开始将AI视为座舱“大脑”而非附加插件时,智能座舱领域正迎来新一轮技术竞赛,而豆包大模型已在这场变革中占据先机。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